兴隆场编组站绿色循环生态环境管理实践

2019-07-10 06:30王智忠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编组站兴隆污水处理

田 甜,王智忠

(1.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环境监测站,四川 成都 610000;2.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场站,重庆 401335)

兴隆场编组站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占地约347 hm2,是全路路网性编组站之一,衔接襄渝、兰渝、渝怀、川黔、成渝、成遂渝6个方向,承担各方向货物列车及重庆枢纽小运转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作业。由于兴隆场片区多个铁路单位近5 000名职工的生活污水统一汇集到兴隆场编组站污水处理站处理,是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日常环保管理任务重、压力大。为做好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车站积极开阔思路,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形成了绿色循环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1 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分析

1.1 整体规划实现生态循环

兴隆场编组站于2013年11月建成投入运营,初期站区内有施工弃土造成的深沟斜坡及荒地,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站区风貌。车站请有关专家对站区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因地制宜融入园林美学,科学利用各类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1],实现站区生态循环发展。

1.1.1 变废为宝彰显铁路特色

利用站区建设既有弃土填平站调楼周边的深沟斜坡,建成约6 100 m2的站前广场;利用管内关停车站废弃的枕木、边角瓷砖分别铺设了长660 m、宽1.2 m的绿化园林区步道和人工湖区步道;将废旧集装箱改造为具有铁路特色的公共卫生间;将报废的重型轨道车安设在园林区并对内部进行改造,成为供职工休息交流的休闲场所。

1.1.2 移栽树木构建多样生态

在综合考虑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活型结构多样性的基础上[2],抢救性移栽关停车站及铁路沿线树木962棵于站区各处荒地,包括蓝花楹、珙桐、罗汉松、香樟等珍稀乔木及杨梅、桂圆、柑橘等果树。

1.1.3 引水成湖造就秀丽风光

改造站调楼旁500 m×5 m裸露的排污泄洪沟,下部封闭成独立的排污水系,上部夯实引入站区旁中梁山的山水形成1.2 hm2人工湖。每年投放鱼苗3万余尾,在非禁鱼期,车站组织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免费钓鱼,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1.1.4 循环养殖惠利广大职工

将站区闲置空地打造为5 000 m2的生态农场,种植各类时令蔬菜,养殖鸡、鸭、猪、兔、鸵鸟等10余种家畜禽类,对种植饲养进行全过程监控,明令禁止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充分利用养殖牲畜的有机肥进行蔬果施肥,形成绿色生态链。兴隆场编组站生态循环如图1所示。

1.1.5 管护外包专人做专事

园区绿化、鱼塘打理及农场管护均外包给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日常专业化管理。同时,对第三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规定日常管护后果树林、蔬菜及家禽等收成量。

1.2 智能控制强化污水处理

兴隆场编组站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3]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1 000 t/d,实际日均处理300 t/d。站区共11个污水提升泵站,通过泵站将污水提升至污水处理站处理。为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效率及质量,车站委托专业环保设备公司于2018年1月完成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信息化升级改造,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散布在兴隆场片区的11个污水提升泵站与污水处理站连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提升泵站及污水处理站设备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同时,运用远程监控系统将各项设备情况传输至手机端,使控制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污水处理情况,远程操控各项设备,保障污水处理质量。污水处理站智能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2 效益分析

2.1 生态环境效益

抢救性移栽的近千株树木,直接有效起到防沙固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按照1棵树平均1天吸收10 kg的CO2计算,站区2 200株树1年可吸收CO2约8 030 t。基于物质循环利用,农场不施用化肥农药,未对水质造成污染[4]。站区生活污水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处理,排放水质经铁路环境监测部门检测,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5]规定的一级标准。

图1 兴隆场站生态循环

图2 污水处理站智能控制系统

2.2 经济效益

站区改造主要利用各类废弃物,投入较少。目前,全站绿化植物市场估值超过2 000万元。每年还可收获无公害鱼虾1 000 kg、家禽1 750 kg、蔬菜3 000 kg、西瓜2 500 kg、柑橘5 000 kg,枇杷600 kg。上述绿色农产品由全站职工共同分享,深受职工喜爱。

由于站区生活污水自行处理,根据《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4] 151号)[6]第九条规定,目前车站正在向重庆市市政委申请减免兴隆场站区1元/t的生活污水处理费,如审核同意每年将为该站节省约80万元左右。

2.3 社会效益

兴隆场站作为中欧班列(重庆)始发站,2018年开行中欧班列超过1 000列,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的无缝衔接[7]。车站绿色循环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契合了中欧班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基本建成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全程物流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8],树立了“现代、绿色、亲切”的环保型编组站形象,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结束语

兴隆场编组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废弃物资,改造了站区荒地,构建起绿色生态循环链,在未对环境增加负担的前提下既改善了站区风貌,又惠及广大职工。车站运用智能系统实时监控污水处理,操作人员能够远程24小时调控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过程控制不受场地及时间的限制,保障了处理后污水达标排放,车站创新的绿色循环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编组站兴隆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兴隆山楂管理技术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规范
编组站调车作业计划管理系统研究
兴隆湖初冬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CTCS-2系统结合的思考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特别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