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9-07-25 06:58杜兰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6期
关键词:因性负性针对性

杜兰梦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内科 许昌461099)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主要手段,但化疗又给患者带来了诸多毒副反应,而多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仍处于浅层理解层面,加之化疗过程中伴有癌因性疲乏,进一步加重了其身心不适的症状,使患者负性情绪严重,并影响化疗期间生存质量改善[1]。因此,NHL患者化疗期间,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化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对保证化疗顺利开展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常规护理已较难满足其护理需求,而能充分体现对患者个体化特征尊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逐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该护理模式要求因病、因人施护,避免了常规护理的盲目性与笼统性,护理质量较高[2]。本研究对47例NHL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 18~67岁,平均年龄(43.25±10.0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专科23例,本科及以上1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4.01±9.8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专科22例,本科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确诊为NHL且年龄≥18岁者;预计生存期限≥3个月者;无认知障碍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者。(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疾病史或存在认知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常见化疗副反应防治等。干预3个化疗周期。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等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NHL的认知度及对化疗相关措施的了解程度,结合其受教育水平及理解能力,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因、病机、化疗必要性、药物疗效及常见副作用等。(2)心理辅导: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其负性情绪,与其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分析负性情绪产生原因,根据其性格特征及护理需求以适当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分享病友化疗经验,帮助其树立化疗信心。(3)饮食、卫生护理:在保证科学饮食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饮食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并叮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4)化疗护理:保护化疗穿刺静脉,规范配药;化疗期间加强监察副作用,针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低血压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化疗前服用止吐药,期间食清淡且易消化食物,严密监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叮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并注意观察尿液性质,加强血压、心率监测等;对于发生化疗副反应患者,安抚好其情绪,采取对应治疗措施。(5)癌因性疲乏干预:告知患者癌因性疲乏出现的原因、常见症状及目前干预手段,使其正确对待癌因性疲乏,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锻炼,根据其运动爱好及身心状态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保证20~30 min/d,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加强睡眠管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难以入睡者可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6)其他干预: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意愿,以提高化疗期间生存质量为目标,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干预3个化疗周期。

1.4 观察指标 (1)心境状态。以焦虑自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值越低,心境状态越好[3]。(2)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分值越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低[4]。(3)生存质量。以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干预后较干预前增加超过10分为改善;减少超过10分为降低;介于两者之间为稳定[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PF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比较(分,±s)

S D 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S A 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4 7 4 7 t P 6 0.1 1±4.8 3 5 9.7 3±5.1 4 0.3 6 9 0.7 1 3 3 9.0 6±5.0 1 4 6.5 2±4.3 9 1 7.9 7 0 0.0 0 0 5 9.3 6±5.6 3 6 1.0 2±6.1 4 1.3 6 6 0.1 7 5 4 0.1 1±4.2 6 4 7.6 9±5.1 3 7.7 9 3 0.0 0 0

2.2 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PFS评分为(8.15±1.27)分,对照组PFS评分为(8.09±1.3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4,P=0.824>0.05;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为(5.21±1.01)分,低于对照组的(6.29±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0,P=0.000<0.05。

2.3 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78.72%,高于对照组的5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NHL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国民身心健康。目前,对于NH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有文献报道称,加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化疗工作顺利开展,故临床应重视护理干预在NHL患者化疗中的作用[6]。

在医学模式改革及护理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常规护理已难以满足现阶段临床及患者对护理的更高层次要求,无法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甚至有可能引发患者不满情绪,进而增加护患纠纷。而根据疾病特征、患者身心状态及个体特征而制定护理干预方案的针对性护理,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及患者的普遍认可。该护理模式有效避免了常规护理的盲目性,使护理目标更明确,护理措施根据个体特征更具针对性,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因对疾病和化疗缺乏正确认知,加之疾病本身与化疗过程中导致的癌因性疲乏症状,NHL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化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7]。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NHL患者化疗期间身心特征(如负性情绪明显、癌因性疲乏程度较重、生存质量差等),并结合其年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个体化特征,从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及卫生、化疗副作用防治、癌因性疲乏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以达到使NHL化疗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解除心境障碍、提高化疗期间舒适度、降低副反应发生风险、缓解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目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NHL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缓解其化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有积极作用;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NHL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下能使NHL化疗患者负性情绪显著缓解,并减轻癌因性疲乏症状,使患者受疾病、化疗副反应及不良情绪的影响减轻,生存质量得以显著改善。综上所述,给予NHL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因性负性针对性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