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讲述:中国最美家教书《弟子规》 (节选)

2019-08-02 15:15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年长者白话家门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白话大意】

无论是吃饭还是坐立行走,都要让年长者在先,年幼者随后。

如果听见年长者在呼唤人,就要马上代为叫喊;而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要立即到长者跟前。

【心得分享】长幼有序:让孩子学习给自己“定位”

由于独生子女等多种原因,现在很多家庭已不再有正常的秩序,且这样的情形已渗透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节衣缩食,孩子却可能锦衣玉食;父母包揽一切,孩子仅需要专注课业;父母生日常被遗忘,孩子过生定要大办一场;父母病了随便吃点药,孩子病了全家睡不好……

尤其是,尊老敬老的传统失掉不少——原本该是“长者先,幼者后”,现在却常常相反,比如一盘鸡肉端上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主动把最好吃的部分——鸡腿向孩子碗里夹;有时,一家人在外边吃饭先要考虑孩子是否喜欢,一家人去哪里玩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找不着北了。

表面上看,这样做好像是爱孩子,讲“民主”的表现,但实质上却可能害了孩子——比如,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进入校园,或是走上工作岗位,极可能心理失衡,甚或出现障碍。在家里是独苗,自然可以众星捧月,而上学后一个班几十名同学,工作后一个团队可能成员更多,要成为中心和重心可就相当不易,因此需要一定的心理调整期才可能适应过来,倘若适应不好,常会呈现出两种情形:一是处处觉得委屈,很难与他人相处好,常常与他人发生矛盾;二是形成双重性格,即像现在某些孩子那样,在家里耀武扬威,出了家门就畏首畏脚;在家里声如洪钟,出了家门就声似蚊虫。

所以,我们讲“长幼有序”“长者先,幼者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给自己定位:自己现在是家里最小的,自然就要等长辈先坐下,自己才能坐下;长辈先动了筷子,自己才能夹菜……能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所处的位置,其实也就教给了孩子一种极好的生存智慧。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白话大意】

称呼年长的人,不应直呼其名;在年长者面前,也不要过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心得分享】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对我们“直呼其名”

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接触西方文化,觉得与孩子要平等相处,所以觉得孩子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也无所谓。其实,这是对西方世界的误读和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不了解。

西方人与我们相比,的确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简单些,这从对亲戚的称呼上就可见一斑。比如,我们有叔、伯、舅舅、姨夫、姑父等严格区分,在英文中则一概称之为“叔叔”。这并不是说我们故意要这么麻烦,而是在我们祖先几千年以家族式生存的历史中,人和人的关系,都需要通过准确的称谓加以确定,通过这种准确的独一无二的称呼,也就让孩子学会重视他人,尊重他人。西方则因为信仰上帝,在上帝面前,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所以就没有太多必要加以区分。

既然我们没有这样的宗教传统,而我们须让孩子从称呼他人时,就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那就得让孩子认真称呼我们,直呼其名显然是不应该和不妥当的。

猜你喜欢
年长者白话家门
香港18岁以上人士可接种第五剂疫苗
设右转向灯 新交通事故锐减
家乡的土白话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刚成年就被逐出家门的雄狮
“神”一样的境界
十二则
大学生啃老七年绝望父母无奈将其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