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传统研究

2019-08-07 10:02卜小伟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卜小伟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为我国西部经济及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扬丝绸之路文化传统,增进我国与亚、非、欧洲国家的友谊。为此,本文第一大部分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揭示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与影响,旨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更好的发扬东西方交流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 东西交流 文化传统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既能够使中国的经济及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够为东西方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奠定扎实基础,可以说此战略构想非常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为此,深入分析语研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传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在世界反霸权运动的发展和各国独立自主精神的伸张背景下,虽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变,但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仍是包围中国与限制中国发展,具体表现为美国对日本极右势力军国主义行为的一再纵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能够在无形中打破美国控制及限制一些国家发展的阴谋,给亚欧非洲更多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目前,中亚、西亚有些国家虽然在宗教方面的冲突较大,但这只是由于个别总结极端主义者的操控导致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能使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及人民恢复以往的友好关系,将以往丝绸之路为亚洲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此种背景下,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与亲密,能使那些抱有个人野心挑动战乱的行为,逐渐的失去社会基础,长期以往,自然会达成自行消解的目的。比如:新疆的“东突”分子等。

针对西部开发这一方面,中央已经提出并重视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使得西部地区各省各方面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发展,但如果仔细分析仍能够发现,西部地区各省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反倒不断扩大。究其原因是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带,西部地区各省却与对外开放地带相距较远,没有优越的交通条件,这势必会增加交通成本,此方面的局限不仅体现于国外企业方面,也体现于国内企业方面,会由此而却步。只要向西的门户能顺利打开,这些看似较为偏僻的省区,只要发挥其特长,进行因地制宜,必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并与相邻国家取得共赢,西部大开发的效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上述几点的描述,可以得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无论是对于当前及今后各国的经济、文化及政治发展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对其进行重视与充分利用。下面将针对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进行主要阐述,其着手点为从历史上丝绸之路开始的时间、存在的状况(主干道、支线、连接点城市的作用、东西延伸)、在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二、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与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东西通道于商周以前已形成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河中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英文为“Silk Road”,提出者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此交通路线最早是由于张骞通西域才被得知的,较多学者也认为此丝绸之路是从张骞通西域之后才有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此道路很早已经形成,并且在《山海经·北山经》中已有记录,即“敦薨之山”,言“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这里的敦薨就是指敦煌,泑泽就是指罗布泊,所以,此线路以很早已经存在。

赵俪在《穆天子传》一书中曾这样记录,“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这正是周穆王见西王母的场景,这也是丝绸西传的具体体现。顾实先生对《穆天子传西征讲疏》、《穆天子传西征今地考》、《西征年历》、《西征地图》、《读穆传十论》这些书籍中队周穆王西征所经地名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即镐京、甘肃、青海、波斯。两者的研究結论基本一致,唯有具体路线及所到最远之处看法有所不同。而且两者及之前较多学者都认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极大,不仅对西周的历史进行了记录,还对当时人们对西部部族及地理的理解进行了记录,在此基础上顾实认为中华民族通西部中亚带的政治、文化交流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穆天子传》之中所记录的线路图与丝绸之路基本相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养蚕缫丝,用丝织成绢、帛、绸缎,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是极大的。并且从考古发掘方面来看,这些传说确实能反映一些历史事实。于1926年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一个遗址之中,就挖掘除了半个蚕茧,距今已经长达4000余年。另外,钱山漾遗址挖掘的丝织品实物距今也有了4700余年,和之前所传说的皇帝时代最为接近,并且各丝织品都极为精致。由此可以推断,中国于5000年前可能就已经发明了养蚕缫丝,其丝绸可能在西周前就以传至西域,在春秋战国之时已形成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完全可能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肯定,丝绸之路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以形成,中国与中亚、西亚之间的来往已在三四千年前已形成,虽然这中间可能出现过各种阻碍,但基础处于畅通状态。因此,此道路必定是一条友谊之路。

通过回顾此历史时期及文化传统,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能够为世界创造出互相沟通、共同发展、稳定亚洲及周边局势的环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今天我们需要做的是,继承与弘扬东西方在交流中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为世界文明、世界安平与和平发展而不断努力。

(二)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封闭的道路

1、主干线,南、北、支线兼具

通过对各种书籍的阅读发现,其中在《汉书·西域传》之中有这样的记录,即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所以通过此记录,我们可以知道丝绸之路既有主干线,又有向南、北的线路与支线,此道路并不仅是一条道路,而是具有较大的历史作用。

2、大小不等交通曲扭、中转城市

整个丝绸之路上的各大小不等交通枢纽及中转城市,既可以进行物资流通,又可以给商贾、使臣等提供短暂休整的机会。长安以西中国境内如上邽、陇西等及南北线一些人口较多的城镇,都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有的还是贸易及文化艺术的重要集散地。不仅如此,丝绸之路的外国部分,也同样扮演着这样的作用。所以,丝绸之路整个线路不仅具有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积极作用,还会推动沿线国家及都市、城镇的经济文化发展极大的发展。

3、分布着距离不等的向南北延伸的交通要道

这些交通要道,能使丝绸之路上商贸、文化的交通向南北两面延伸。以往的研究之中,通常比较关注国外部分,忽视了国内部分,比如丝绸之路同蜀道的交

通,不但陕西境内有沿骆谷、褒斜道通于蜀,甘肃境内也有由天水向南,过祁山、入长道,由文县以南入蜀之道,至今留有多处栈道痕迹。其中蜀地的织锦工艺发展、繁荣较于江南一带早很多,唐代以前闻名天下,丝绸之路上由长安等地运往西域以至今欧洲之地的丝绸,大多产于蜀地。由此可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原因。

由上分析可知,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封闭的道路,而是在主干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羽裂状的面,两头如扫帚状向外延伸。其东端不仅会影响到我国西部的经济文化发展,还会影响到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其西端不仅会与某一国家联系,还会与中西亚及以西、以北、以南的一些国家、地区都有联系。

(三)推动亚欧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几千年来勤劳耕种、放牧、狩猎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的先辈在两千年中也与周边民族和睦相处,将我们的创造、智慧、友谊送给他们之时,也对之优秀文化进行了吸收,甚至在无法评判优劣之时,以交流、理解、建立友谊的方式来采取他们的某些生活方式与文化形式。为此,今天我们需要对丝绸之路之中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同时,对之和平交往与共赢共进的传统进行继承与发扬,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我国西部与中亚、西亚及欧洲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貢献。

总 结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西北、西南各省的经济文化发展,还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要深入挖掘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史料及传统文化,对其有利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好的文化环境,促使各国进行更好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不断的共赢共进,为世界的和平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进宝. “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181-202+207.

[2] 朱士光. 关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几点见解[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1-4+19.

[3] 李希光. 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与丝绸之路文化复兴[J]. 当代传播. 2015(06):24-26.

[4] 纳文汇. “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语境中的宗教文化建设与调适[J].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3):135-141.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