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究

2019-08-07 10:00胡巧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道德与法治的要求逐渐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更要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因为在这一阶段,也同样是学生的价值观、性格等方面养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同样有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尽可能生动形象的为学生展示与此有关的内容,以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收获,师生之间共同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15-1

初中阶段在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如今紧抓学生素质教育的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道德与法治正是为学生今后的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提高學生与此相关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显而易见,几乎我国每个人都曾接受过教师的指导,在我们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学生基本都能有条件接受初中的教育。而作为教师,他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每位学生都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进而成长。所以,对于传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知识的教师,自然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因为现今社会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并且热爱自己的这一职业,将最新、最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确实会有学生时常反映学习的过程十分枯燥,在上课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对学生来说,学习效率可能并不会很高,反而还会容易产生厌倦感。学习也不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在教师的陪伴中以及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进行友谊与成长同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像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后遇到的一些好朋友,他们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地位,或学生认为自己理想中的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又或与朋友在一起经历过哪些令人感动的事情等?为学生抛下这些问题,之后的时间就大部分交给学生,教师稍稍为学生提供一些指点即可,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友谊对学生而言的意义所在,又完成了该节课教学的任务[1]。

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方向

其实对教师来说,教学目标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要根据教学大纲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但是也一定要综合考虑班级里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班级里每位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他们价值观的形成等。比如,在学习“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时,虽然所有学生目前还是初中生,但是他们在之前的生活中也有友谊的陪伴,每位学生面临的友谊状态是不一样的,每位同学在对待友谊的看法上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在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时,相信每位同学提出的做法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这时就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2]。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考虑一些状态,在上课时对学生能够做到及时指导,让学生对待友谊有着一个正确的看法,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指导学生对网上交友树立正确的观念

人们普遍一提到友谊就很容易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过的友谊,很少人会对网络中产生的友谊有很深的印象。但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网络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拥有友谊,虽然初中生目前对网络交友的相关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一些,但网络交友也确实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旦涉及到网络,对初中生来说,就有了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在道德与法治的这门课上,“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中也同样提到了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小节,教师在教授与此有关的知识时更要格外注意。因为作为一名初中生,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社会阅历等都非常少,看待世界的眼光还不够成熟。在网上交友时,很容易遇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或者说一些不良的信息等。由于是网络交友,初中生如果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很容易遇到危险,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一些安全防范意识,注意网络的文明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能够让学生在交友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有意义。

五、结束语

友谊对一名学生来说在他整个人生中具有一定的分量,所以教师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到班级里每位学生的想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这也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也仅仅是以“友谊的天空”为例,简单的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对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一点看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在道德与法治的这门课上,教师担负的责任比较重大,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点点帮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法律方面,也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法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自然,除了教师应做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取得相当优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盛怡.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运用——以七年级《友谊的天空》单元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36(7):54.

[2]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18-20.

作者简介:胡巧钺,女,汉,宁波慈溪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政治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