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

2019-08-07 10:00杨星月
关键词:科学性设计策略艺术性

杨星月

摘要: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当今教育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有效的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一堂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从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三大方面对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策略;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68-2

课堂提问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媒介,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高效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以下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灵魂的课堂提问,是必须讲求科学性的,意即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如何才能让课堂提问具有科学性?

1.提问应该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堂优质的课当是教学重点突出的课,教学重点突出即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作为教学设计内容之一的课堂提问自然成为体现教学重点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能一问追求课堂的热闹,一切提问的设计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进行,盲目地、看似符合学生兴趣的提问不仅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更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切忌为了课堂上师生的积极互动而滥提问题,不要被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牵着鼻子走,从而抛弃、背离了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及内容。

2.提问应该依据学情

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必须在教师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了这一基础,所有的提问就都变成了空中楼阁,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可望不可即,摸不着头脑,最后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让课堂失去应有生气。

3.提问应该具有目的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内容的设计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提问的设计也不例外。哪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哪个问题是为了引出新课内容,哪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哪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哪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哪个问题是为了引出学生不同的见解等等,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易偏离学习的内容,课堂的高效性也才能体现出来。那些没有目的性的提问只会使课堂内容显得随意,浪费了课堂时间又达不到教学目标。

4.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人,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要能从多种角度去引导学生判断和推理,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能力去解决此类问题。课堂上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打开学生思维的王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的课堂提问应该如何设计呢?首先,提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如对不对,行不行之类的。其次,提问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再次,对于一些重要又难理解的知识,教师不妨先带领学生回忆旧知,让学生在理解旧知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当然,在设计提问时,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设问。

二、艺术性

一堂优秀的课,应该是一堂具有艺术性的课,而要把语文课上成一堂具有艺术性的课,那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它需要一位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娴熟的教学技巧。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作为教学技巧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技巧性及用语艺术性等方面。

1.提问应该具有趣味性

每个人,只有当事物本身具有趣味性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该事物。课堂上,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维系师生互动的提问具有趣味性。有趣的提问能让学生积极投身学习,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才能使提问具有趣味性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認知特点,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

2.提问应该具有技巧性

凡事讲究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亦是如此。什么样的问题要用什么样的技巧提问效果才能最佳,这必须在了解学情并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一般来说,课堂提问的技巧有直问、拨问、曲问、追问等。

直问,就是直来直去的问。这种问法比较直接、明白,它能一针见血,直击问题核心,虽然它有呆板、生硬、对学生没有启发性等的缺点,但它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减少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对于一些难度小的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提问方法。例如,对于课文注释上的一些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觉学习的习惯,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戴望舒的《雨巷》,人教版课文注释对诗中“太息”一词已经作了注释,我们就可以直接问“太息”一词是什么意思。

曲问,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问题,问在此意在彼,本意要解决甲问题,教师却故意绕个弯提出乙问题,解决了乙问题,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它往往凭着其强烈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开启学生的智慧。

拨问,就是点拨性的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越过这些思维障碍,拨开脑中云雾,这时点拨性的提问就很有必要。

追问,就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逻辑层次分梯度的、连续的问。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对于一些难的问题,分层次分梯度的提问就会减小问题的难度,使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其次,对于整堂课要学习的重难点,教师也很有必要把它按逻辑层次拆分成多个问题提问,这些问题组成了课堂上的核心问题,它们引领着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去理解课堂内容,最终化难为易,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3.提问用语应该具有艺术性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练,让学生听后能够马上明白提问的意思并开始思考问题。提问语言生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问要求,还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问的语言如果模糊、冗长,就会让学生模棱两可,甚至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是指课堂提问应该针对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回答及时给出中肯的评价。

1.提问针对不同学生

课堂教学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因此,课堂提问不应该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上的提问有深有浅,有难有易,提问时,那些浅的、易的问题,应该主要留给中间层次及后进的学生回答,这样就可以给他们一种认同感、存在感,给他们一种无形的鼓励,从而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那些深的、有难度的问题,应该留给那些平时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回答,这样才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继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更高的思考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注意这些问题,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沉闷死气。

2.针对回答给予评价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该给出中肯的评价,回答得好的地方,应该给予肯定并给出理由,回答得不好的地方,应该给予纠正并指导学生下次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思考方法,切忌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单纯的肯定或否定,这样不仅不利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让其他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当教师提问某一学生时,其他的学生可能就会脱离课堂思考,开小差或是发呆。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又艺术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让他们主动地去探寻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教学提问时,教师一定要依据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结构特点,做到提问明确,提问恰当,提问适人,让高效的课堂提问来驱动高效的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科学性设计策略艺术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