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运用

2019-08-07 10:00王曦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高效课堂

王曦

摘要: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将小组合作融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活跃课堂气氛的形成,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创新思维。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新课改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72-1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也应当转换观念,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强调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出一个高效语文课堂。为此,对于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就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加强互动,增添展示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较为浮于形式,只将其当作一种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规定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后随便点几个人回答问题,整个过程草草了事,对于学生小组合作过程进行的方式、内容以及结论都不够关注,这显然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语文学习是语言的学习,更是思想和表达的学习,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效且高效的互动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石。小组合作的互动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围绕着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师生互动上,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进行及时引导并且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后推动小组合作兴趣的产生。

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展示活动的设置,帮助学生实现从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组讨论过程所获得的内容进行再次梳理,通过思考选取合适的展示方式,并且在展示后感受到被认同的感觉,从而再次激发出学生对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兴趣。以《荷塘月色》一课为例,结合这一课的内容以及特点,教师可以将这一课小组合作设置为主要探讨两点,一是课文作者的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二是荷花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讨论课文后,结合自身经历对“荷花”这一主题进行展示,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展示形式。在经历收集资料后,有的小组成员对其他作者笔下的荷花描写进行赏析,有的同学则编写了以荷花为主题的情景剧,在多样化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展现。

二、设置有效问题

小组合作的核心是进行自主探索,但是对其的运用也是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小组合作的设置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二是小组合作的内容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的研究内容进行更为深刻地研究。

小組合作的讨论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学生自己挖掘问题,教师给出一个探讨方向。这一种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研究过程进行观察和引导。首先在小组设置上要确保整个团队的设置均匀,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带动整个小组;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观察,在学生的问题设置出现偏差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小组合作的研究。第二种由教师布置问题,学生依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去探索并且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对探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结合教学的要点和难点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确保问题的设置既实现教学内容的讨论也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使之参与其中。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整篇文章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这一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问题设置上,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重点,从让学生讨论文章中有哪些词汇和手法描述奥楚蔑洛夫,到整理出奥楚蔑洛夫的经历,从两个简单的问题去引导出学生是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并且尝试用简单的词汇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然后再引导出对于作者幽默讽刺描写的理解上。从简单的问题延伸到深刻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像是爬山一般,循序渐进实现有效提升。

三、能力升华,鼓励评价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比起知识培育,应当更为偏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从更为长远的角度出发,教导学生的思想,培育学生思维的形成。但是高中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在小组合作后能力升华部分很可能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完成引导学生能力升华的工作,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小组合作背后的深刻意义。教师通过点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合作进行总结和有序的分析,从而实现能力的升华。

采取鼓励式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于小组合作的评价内容全是优点,而是要以鼓励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进行评价时要从更为全面的角度评价。要将小组合作从小组整体以及成员个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小组整体主要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是否使得小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组员是否能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对于组员个人则要观察其是否认真投入于小组合作中,在经历合作后其能力是否有所提升。结合以上两点,对于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使得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后续的小组合作中进行提升。

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极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其思维进行提升。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高中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基础上,调动其在小组合作中的兴趣,去主动挖掘和发现语文世界的丰富。通过增添互动展示,设置有效的问题,实现小组合作过程的有序展开,并且在小组合作后进行能力升华教学,对学生展开鼓励教学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9:77-78.

[2]张莉.合作学习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 2015,19:42-43+65.

[3]仲冬生.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11(11):99.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高中高效课堂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