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思考

2019-08-07 10:00王海来
关键词:综合素养重要作用高中地理

王海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也不再仅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育,还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不断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地理课程的分析研究,结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开展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高效地理教学的高效进行。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素养;重要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06-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问题逐渐引起广泛重视,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促使教师开展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教育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设计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对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高效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压制,完全掌控的地理课堂,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各种教材知识,无法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展,更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对各种地理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不仅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地理材料,实现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观念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培养,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各种地理知识,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记忆,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从而引导学生对各种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引导,促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各种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地理观念的形成。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思考

1.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教师加强重视,积极开展对地理教学的有效创新。地理地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也是各种地理信息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只有学会运用各种地理地图,才能够高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具体内容要求,搜集各种地理地图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地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地理中《全球氣候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气候变化图像和图表资料,还可以搜集相关的地区气候变化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气候变化的教学,让学生可以用各种地图掌握全球气候的各种变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地理文化素养。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在以往的地理课程中教师一般情况下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和策略的指导,有些学生只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题海战术,才最终得到高分,而自身的素质能力则没有得到培养。因此现代的教育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地理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地理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地理学习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问题探究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天黑夜”和“四季变换”出发,促使学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些资料和书籍,对地球自转、公转进行发现和思考,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运用各种地理学习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同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地理知识的实践,如在组织学生在学校中根据教学楼在正午阳光下的影子长度,并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进行实际测算,计算学校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培养学生良好人地观念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加强对各种地理素养的利用,根据各种素材中关于人地关系的问题,进行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观念。比如在对地理课程中关于“围湖造田与退田还湖”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促进学生对其中人地关系的有效鉴别,从而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戴文斌,朱翔,胡茂永.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J].地理教学,2019,3.

[2]訾振凤.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7,25.

[3]袁亚平.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以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8,8.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重要作用高中地理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童诗”也精彩
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