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生态构建的实施路径

2019-08-07 10:00周孝辉
关键词:核心生态素养

周孝辉

摘要:课程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从总体情况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成绩过多关注,而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构建生态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建立系统生态的学习体系,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047-2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核心工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学生并不能简单的当成是接收知识的容器,应該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应该能够主动的学习与思考,探索知识内涵,彰显自我个性,应该将课堂构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圈。基于此,加强对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实施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课堂生态的内涵分析

从广义上来说,生态就是指生物和环境以及共同生活在环境中各个体之间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以及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整体,是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学生发展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需要主动谋求发展。生态课堂表现为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与影响,应该具有共存性、协调性、整体性以及平衡性的特点[1]。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实施路径

1.创设有准备性的课堂生态

生物发展变化都是根据内在矛盾,而矛盾特殊性对生物体发展变化趋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就是生物主体,自身发展都取决于自身的准备。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准备工作开始,教学活动设计也需要根据对学生的全面分析和了解。具体来说,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包括学生基础能力、学习态度、背景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材料,并且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事先准备的引导性素材必须具有兼容性强、概括性高的特点,保证新旧知识点连接紧密,同时还需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学生数学学习搭建一座桥梁,让课堂称为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工作,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提倡民主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中最主要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沟通,同时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追求,在教学与学习中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享受教与学的过程。生态课程必须充满活力,讲究个性发展[2]。

生态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基础,也有利于营造出生态的教学生态氛围。生态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共处,有利于两者之间相互信任。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果在课堂中常常使用“你这么这么笨。”、“这道题我已经说了多次了。”等语句,难免会给学生造成积极性打击,也对师生之间情感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付出更多的信心与耐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建立起来相互信任的关系。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初中生心灵较为脆弱,对教师的尊敬更加渴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这一心理要求,减少指责,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生态课堂中学生应该与教师放在同等地位中,两者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共同体,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主人翁地位。教学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工作。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给学生留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据与统计图表》一章中,有综合与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调查初中生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在课下进行,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在黑板中写出自己喜欢节目的名称,然后进行分类整理,最后与学生合作完成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3.贴近实际生活,提升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的数学课程资源,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放程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会到生活到处是数学,可以说,生态课堂的构建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开放的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能够重视学生数学基础,挖掘出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设置更具有层次感、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进行观察、想象、疑问、验证并推理的数学过程[3]。例如,在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了圆心角、圆周角等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对扇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尽管说课本中有扇形面积公式,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和验证过程,对扇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理解更加透彻,对扇形面积计算掌握的更加牢固。

开放的教学课堂还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善于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监督,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根据现代教学论观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在以后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反应,精心的设计课堂内容,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4.发挥群体力量,构建生态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发挥群体智慧去解决数学问题。在具体合作讨论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一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与帮助。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提出问题过程中,指导学生明白进行讨论学习的目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学生具体讨论中,教师也需要主动的参与其中,对学生发言进行倾听,同时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对于在课堂中不敢发声、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应该通过谈话等了解原因,并且给予一定的引导。学生在讨论完毕后,需要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这时候需要教师能够总结、补充,及时的纠正学生思维,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4]。合作学习是一种趋势,也是构建生态初中数学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不仅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学习、思考、讨论等,同时也需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将参与学习当做是一种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生态课堂顺利形成。

综上,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核心素养培养早已深入人心。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构建生态课堂,必须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发挥群体力量,促进教学整体效果提升,推动生态课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剑锋,朱占彪.关注需求优化设计落实目标——核心素养视角下科学“生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6,21(3):57-59.

[2]王军民.新西兰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程变革:课程构建、实施路径与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17,21(3):95-96.

[3]刘健.推进生态学校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3(2):200-201.

[4]石建华.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2017,34(8):203-204.

猜你喜欢
核心生态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