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19-08-09 01:39张会姣河北师范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因变量计分分量

文/张会姣,河北师范大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35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347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其中包括:男生152人(46.9%),女生172(53.1%);独生子女130人,非独生子女194人;平均年龄为20.56岁。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家庭功能量表

一般家庭功能量表是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的分量表。该量表共有12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家庭功能越差,反之,代表家庭功能越好。为了使记分方式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本研究将正向计分的题目反向计分,反向计分的题目正向计分,即分数越高,代表家庭功能越好,反之,代表家庭功能越差。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1.2.2 自我效能感量表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有10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高,反之,代表自我效能感越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1.2.3 生命意义感量表

生命意义感量表(MLQ)由Steger等人编制,王孟成和戴晓阳修订,包含两个分量表: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每个分量表有5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七个选项。生命意义体验分量表和生命意义寻求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8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

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如表 1所示。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体验相关不显著,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寻求显著正相关。同时,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生命意义寻求显著正相关。

表1 各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及相关分析(n=324)

2.2 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回归分析法,分别以生命意义寻求为因变量、家庭功能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家庭功能为自变量,生命意义寻求为因变量、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 2,图 1)表明,第1、2、4各t检验结果显著,第3个t不显著,说明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和生命意义寻求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6.2%。

表2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n=324)

图1 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路径模型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可以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本研究更细化的揭示了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寻求的关系。

本研究还证明了家庭功能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生命意义寻求,这表明家庭功能越好,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强,进而生命意义寻求越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使家庭功能良好的个体拥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还可能存在其他变量,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来丰富这一理论。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样本单一,未来的研究可以纳入更多角色进行调查。

猜你喜欢
因变量计分分量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画里有话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