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治疗体会

2019-08-13 03:48白虎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渗液例数医护人员

白虎荣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造成跟骨骨折的因素有很多,像高空坠落、车祸等,跟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其部位出现肿胀、有淤血现象、不能活动、行走不便,通过在医院拍片发现其部位出现畸形,并按压疼痛等,在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助于骨折的对位,患者后期的恢复快,其部位可以正常的发挥作用。但是其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应当及时分析哪些原因造成了并发症的发生。该文主要是选用87例患者作为说明的对象,总结性说明并发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7例患者作为其分析的对象,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24例,87例患者的年龄不低于19岁,不超过70岁,平均年龄42.35岁。造成患者出现跟骨骨折的原因不一,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情况为23/87(26.44%)例,高处坠落所导致的情况为64/87(73.56%)例,87临患者当中单侧骨折的情况为81/87(93.10%)例,双侧骨折的情况为6/87(6.90%)例。临床当中对于87例患者进行检查,通过X线、CT检验,87例患者的情况符合此疾病的标准。根据CT检验的情况,其中Ⅱ型骨折的足数为36/93(38.71%)足,Ⅲ型骨折的足数为42/93(45.16%)足,Ⅳ型骨折的足数为15/93(16.13%)足。

1.2 方法

(1)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应提前准备手术需要使用的器械、药物等,并检验其清洁性[1]。对器械应提前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安全性。其主治医生或者护理人员应对于患者开展全面的教育工作,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便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思想上不抗拒,行动上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执行[2]。与患者交谈后,应先签订协议书。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将其骨折肢体抬高,并告知患者不能移动,对于其骨折的部位进行处理,实施冷敷,其主要是为了化瘀[3]。观察患者骨折处肿胀的情况,若情况严重,应通过服用药物来消肿。

(2)手术治疗,对于患者进行麻醉,严格执行所制定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有极高的责任心,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恪守职责。对于患者跟骨处,应注意切口成“L”型[4]。切开后应直达跟骨处,将骨折部位暴露,便于观察患者骨折情况。开展复位工作时应注意方式,复位应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具有顺序性,不可随意操作。复位后若患者遇到骨缺损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植骨,临床治疗中应选用患者髂骨进行植骨,若选用异体骨进行植入,易出现排异性,会产生各种并发症[5]。患者复位工作完成后,应实施固定工作,选用适宜的骨钢板,并嵌入螺钉,切口处应注意引流工作,主要选用橡皮片,对切口进行包扎。

(3)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让患者静养,及时地调节病房的温度、湿度等,对于病房内及周围进行消毒。医护人员应注意提醒患者按次按量的服用药物,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若患者愈合较好,3周后即可拆线。

1.3 观察指标

临床中主要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其主要涉及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切口渗液、愈合不佳方面。其并发症情况=(皮肤坏死例数+切口感染例数+切口渗液例数+愈合不佳例数)/总足数。观察其治疗效果情况,其中治疗效果主要涵盖治疗显著、治疗一般、治疗较差,治疗有效情况=(治疗显著例数+治疗一般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对比患者治疗情况,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应的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的情况说明

87例患者当中有93足患者跟骨出现骨折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为14/93(15.05%)足。14足的并发情况具有不同,切口渗液的情况为4/14(28.57%)足,皮肤出现坏死的情况为3/14(21.42%)足,切口感染的情况为5/14(35.71%)足,愈合不佳的情况为2/14(14.29%)足。详情见表1。

表1 并发症情况观察表

2.2 治疗情况说明

对于14足进行治疗,治疗显著的情况为10/14(71.43%)足,整体的有效的治疗情况为14/14(100.00%)足。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情况观察表

3 讨论

(1)并发症原因说明,14足的并发情况不同,切口渗液的情况为4/14(28.57%)足,皮肤出现坏死的情况为3/14(21.42%)足,切口感染的情况为5/14(35.71%)足,愈合不佳的情况为2/14(14.29%)足。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第一,手术时间[6]。临床治疗当中应当及时确定手术时间,在时间不合理的情况下,易造成患者切口难以闭合的情况。一般是骨折处的皮肤出现褶皱时,应立即开展手术。第二,手术方式。临床当中在治疗人员的操作方式不合理的情况下,其切口会偏离,易造成患者的皮瓣缺血。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应不断地提升其综合的能力及操作能力,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失误。第三,植骨方面。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植骨,应及时告知患者,尽可能选用患者的髂骨。第四,术后方面。护理人员应专注于护理工作,掌控好拆线、引流条的时间,降低其发生感染的概率。

3.2对于并发症的治疗工作,对于14足进行治疗,治疗显著的情况为10/14(71.43%)足,治疗一般的情况为4/14(28.57%)足,治疗较差的情况为0/14(0.00%)足,整体的有效的治疗情况为14/14(100.00%)足。第一,坏死治疗。观察患者坏死面积,若面积较小,则不需要处理,若面积较大,则需要清除,并及时换药,待其新的植皮逐渐愈合。第二,感染治疗。若临床当中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应服用抗生素。另外,注意手术的过程中不应将患者切口的暴露时间过长,避免其细菌的侵入。第三,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应注意将治疗工作细化,避免其大意的情况下造成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不利于患者治疗。

临床当中对于其并发症主要是抗感染、防治渗液,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掌控好治疗时间,治疗后注意勤换药物,确保其切口处的干燥性,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应用消炎、抗菌的药物,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另外,注意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人文关怀,在治疗的过程中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轻易放弃。

猜你喜欢
渗液例数医护人员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更正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