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13 03:48刘萍英李丽李恒郭明锋杨柳修海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优良率患肢护士

刘萍英,李丽,李恒,郭明锋,杨柳,修海琳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临床分析发现,足部是重要身体结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站立、行走,需要负担自身体重,较为容易发生骨折。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中包括足部骨折,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行走功能,因此应为患者实施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1],可对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愈合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分析得出,为足部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不能获得满意护理效果,不能对患者各项护理需求进行相应满足,因此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护理足部骨折患者进行了相应研讨及实验,提出了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目的是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该组实验中选定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研讨了足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临床诊治的足部骨折患者中选择60例,均知情同意,分组方式是随机双盲法,3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区间19~61岁,中位年龄38.2岁;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区间20~62岁,中位年龄38.5岁。可对比2组患者入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士应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及定期检查,详细告知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及配合事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解答,为患者做好常规护理措施。

为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1)术前,护士应检查患者骨折部位,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详细为患者讲解骨折治疗手段及康复期间注意事项,辅助患者做好相应心理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各项操作。由于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护士在沟通患者过程中保证态度温和,为患者开展合理心理疏导。护士应详细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相关改变,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安情绪、暴躁情绪,护士应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主动沟通与交流,对患者主诉进行耐心倾听,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确保患者理解及掌握相应疾病知识,鼓励及支持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2)术中,护士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湿度合理的手术病房,做好患者相应保暖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2],如心跳,血压等,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护士应保证为手术医师及时准确递送手术器械及药物。(3)术后,护士应叮嘱患者静卧休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保证患者饮食合理,对患者机体恢复进行有效促进。护士应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尽早下床,为患者详细讲解运动恢复期间应注意事项及相应办法,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有效缩短。饮食过程中,护士应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患者提供适当氨基酸营养支持,将患者患足垫起、抬高,使用透气性能良好的支架或者枕头,标准是略高于患者心脏[3],抬高患者患肢期间,应将患者患足放置于高于膝盖位置,膝盖位置应高于臀部,可促进患者淋巴液回流及静脉血液回流。条件允许状况下,应为患者尽早进行患肢活动,若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酌情使用镇痛泵,对患者足趾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护士应监督患者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冰敷过程中使用冷疗装置,对患者肿胀程度进行有效减轻,避免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护理事件[4]。护士应为患者提供术后患肢功能加强锻炼,可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有效恢复。护士应主动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应原则,促进患者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局部锻炼、晚期功能锻炼,患者麻醉消退后,对患者肿胀足背部进行相应按摩,鼓励患者自己进行踝背伸蹬腿等患肢功能锻炼,伤后3~6周,将活动范围适当加大,晚期功能锻炼过程中,护士应指导患者全面锻炼关节与肌肉,对患者肢体功能有效恢复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1.3 效果分析

利用自拟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服务满意度[5]。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统计VAS评分。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护理前后心理评分对比[(±s),分]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护理前后心理评分对比[(±s),分]

组别V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8.5±1.6 8.4±1.5 0.249 7>0.05 2.1±1.7 6.5±1.9 9.452 7<0.05 56.44±5.02 56.36±4.98 0.061 9>0.05 30.95±4.21 45.58±7.54 9.279 1<0.05 57.04±4.11 57.03±4.08 0.009 7>0.05 32.11±5.19 46.98±7.78 8.708 7<0.05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统计心理评分。

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6],判定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后,骨折部位不存在疼痛,行走不受限,可正常工作,判定优;骨折部位存在轻微疼痛,行走轻微受限,可正常工作,判定良;骨折部位存在明显疼痛、畸形,行走受限,足底缺损,判定中;不满足以上条件,判定差。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分别用(±s)、[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后VAS评分、并发症、护理后心理评分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护理前心理评分对比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表 2、表 3 。

表1 2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分析得出,由于足部骨折患者属于骨折创伤,病情较为严重,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主要利用手术或者制动疗法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治疗基础上,应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干预,可起到临床治疗辅助作用,可促进患者足部功能快速恢复,对减轻患者疼痛可发挥积极作用。

足部骨折可对患者行走功能及运动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治疗患者期间,应为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7],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均存在积极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为足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前应帮助患者做好相应心理准备工作,对患者心理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术中应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细致观察,观测患者体征变化,做好相应术中配合工作。术后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合理饮食及运动,为患者提供患肢功能康复训练,鼓励及安慰患者,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为术后疼痛患者实施对症处理,可使用镇痛泵,保证患者术后营养充足,为患者提供静脉营养支持,促进患者预后显著改善。

该组实验结果:明显实验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后VAS评分、并发症、护理后心理评分均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足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后VAS评分、并发症、护理后心理评分。

猜你喜欢
优良率患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