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分别联合降压药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8-21 07:51刘岩安硕王晓霞张磊杨宁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那普利贝沙坦氨氯地平

刘岩 安硕 王晓霞 张磊 杨宁辉

(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高血压可引起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伴随心、肾、脑功能障碍,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如引发心力衰竭、猝死等〔1〕。高血压所致心脏功能障碍(心室重构、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难治性高血压,因此在选择抗血压药物的同时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刻不容缓〔2,3〕。卡维地洛可通过抗凋亡、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改善心脏功能,拮抗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抑制核因子(NF)-κB的活性,降低细胞因子转录,从而改善心室重塑,保护心肌细胞〔4〕。目前临床上对于抗压药物的选择种类繁多,血压波动与靶器官损害、内皮功能损坏及炎症反应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5,6〕,因此抗压效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常用的一线药物为厄贝沙坦、贝那普利、氨氯地平,三种抗压药物各具特点,如厄贝沙坦改善患者水钠潴留,改善肾脏功能,贝那普利还可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6,7〕。目前对于卡维地洛与各种抗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文献报道并不多见,本文探讨卡维地洛分别联合厄贝沙坦、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厄贝沙坦组、贝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每组 40例,年龄40~75岁,男72例,女48例,病程1~15年。各组入组前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8〕。②舒张压为100~109 mmHg和(或)收缩压160~179 mmHg。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类疾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过对本次临床试验有影响的药物;③药物不耐受,应从性较差;④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瓣膜病者。

1.4 方法

1.4.1 三组患者均口服卡维地洛片(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6.25 mg/片;国药准字H20040759),起始剂量为1片/次,2次/d,如果服用2 d后效果不明显可增加剂量至2片/次,2次/d。厄贝沙坦组患者每天口服厄贝沙坦片〔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0 mg/片;国药准字J20130049〕,1片/次,1次/d。贝那普利组患者每天口服贝那普利片(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片;国药准字H20030514),1片/次,每日1次。氨氯地平组患者每天口服氨氯地平片(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片;国药准字H10950224),1片/次,1次/d。所有患者规律服药、饮食,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情况。

1.4.2 治疗效果评价 密切关注患者治疗期间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其中患者舒张压下降超过20 mmHg,或者下降超过10 mmHg且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状态,则为显效。若患者舒张压下降在10~19 mmHg范围内或者下降低于10 mmHg,则为有效,若血压下降程度或者血压状态未达到以上水平,则表明无效〔8〕。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3 观察指标 炎性因子、内皮功能因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早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于3 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上清液体置入EP管中并于-70℃下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P管中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浆肾上腺髓质(AM)、内皮素(ET)采用贝克曼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检测试剂盒来源于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检测试剂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总有效率均大于80%,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2.5%(显效20例,有效13例),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22例,有效13例),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28例,有效9例),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心率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厄贝沙坦组心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P<0.05),见表2。

2.3 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AM、ET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NO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内皮功能指标各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2 各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厄贝沙坦组比较:2)P<0.05;表3,表4同

表3 各组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4 各组炎性因子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IL-6、TNF-α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炎性因子各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组炎性因子比较

2.5 各组不良反应 经治疗后,厄贝沙坦组、贝那普利组主要并发症为干咳、头昏,氨氯地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双下肢轻度浮肿、低血钾,三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不良反应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对治疗过程无影响。

表5 各组不良反应(n,n=40)

3 讨 论

高血压作为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可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慢性肾病等高危并发症,其病因与多种因素密切关联,如不规范饮食(吸烟、喝酒)、遗传、药物等〔1,9〕,尽管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众多(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但是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暂无特效治疗方案〔10〕,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长期高负荷运转,往往伴随心室重构、心肌受损,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联合用药已成为常用选择,通过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血压以协同发挥作用。卡维地洛是β-受体阻滞剂药物,可发挥对心脏兴奋性保护作用,从而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肌细胞耗氧量,从而使得心率降低,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同时还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所致的心室重构,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预防猝死〔11〕。目前一线降血压主要有厄贝沙坦、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等,其中厄贝沙坦作为强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同时还可改善患者水钠潴留,从而稳定血压。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减少血管紧张Ⅱ的生成发挥抗血压作用,同时还可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12〕。氨氯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外的Ca2+内流,从而术中血管扩张外周动脉,从而有效降低血管阻力,发挥抗血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卡维地洛分别联合3种降压药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接近,均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治疗方案对血压控制效果一致,但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可更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分析认为在卡维地洛阻断β-受体基础上,厄贝沙坦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可抑制醛固酮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细胞功能〔13〕,与卡维地洛协同保护患者心肌细胞,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心脏负荷,从而降低心率。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存在较轻的不良反应,尽管不良反应不同,其中厄贝沙坦组、贝那普利组主要并发症为干咳、头昏,氨氯地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双下肢轻度浮肿、低血钾,患者均可耐受,对治疗无影响,故而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

患者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可导致心肌重构,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甚至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其中各种炎症性细胞因子、内皮功能指标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IL-1β、IL-6及TNF-α通过调控患者心血管功能(促进左室重塑、心肌细胞凋亡、使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失耦联),从而加剧心力衰竭〔14,15〕,因此在抗高血压的过程中预防或者延缓心力衰竭过程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卡维地洛在阻滞β-受体的同时还可发挥抗氧化、抗炎及抗凋亡的作用,从而抑制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减少对心肌细胞的侵袭,改善心功能。本研究表明三种联用方案均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和内皮功能,且效果相近。文献研究显示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均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即通过升高NO水平,降低AM、ET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2,16〕,内皮功能的改善可有效反应患者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改善,故而表明发挥了稳定的抗压效果。尽管三组抗压要作用机制不一致,但均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分析可能原因为三者抗压效果相近,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变异性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抑制高血压所致的心室重构,综合作用减少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刺激,故而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偏短,同时三种联合用药方案对于炎性、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实研究结果。综上所述,卡维地洛分别联合厄贝沙坦、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内皮功能及各炎性因子控制效果相近,近期疗效一致,尽管不良反应种类不同,但程度均较轻,发生率一致。

猜你喜欢
那普利贝沙坦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