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R表达及IL-6基因突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2019-08-21 07:51梁志华高炎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突变率基因突变多态性

梁志华 高炎超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免疫介质、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共同作用引发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COPD位于全球死亡疾病第4位,预计至2020年,COPD将位于全球死亡疾病第3位,严重威胁公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2〕。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系统炎症,而白细胞介素(IL)-6在COPD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受IL-6受体(R)介导,二者结合可刺激机体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同时已有研究报道IL-6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致病相关,而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是以基因突变为基础,关于IL-6基因突变在COPD中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3,4〕。本研究拟探讨IL-6R和IL-6基因突变在COPD中的表达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6例COPD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46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诊断标准(2013年修订版)〔5〕;②年龄≥40岁;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冠心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60~81〔平均(67.57±5.46)〕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0例(轻度组),Ⅱ级15例(中度组),Ⅲ~Ⅳ级11例(重度组);病程2~15〔平均(7.82±2.76)〕年。对照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61~83〔平均(68.42±5.2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受试者在入院24 h内采集早晨空腹静脉血3~5 ml,室温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20℃冷冻待检。

1.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R水平 取试剂盒(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室温放置20 min,配制试剂备用;设置7个浓度标准品孔、待测样品孔及空白孔,分别对应加标准品、待测样品、空白孔加蒸馏水,覆膜,37℃孵育2 h;洗涤液洗3次;加一抗工作液,覆膜,37℃孵育1 h;洗涤液洗3次;加二抗工作液,覆膜,37℃孵育1 h;洗涤液反复洗涤4次;各孔加底物100 ml显色,37℃避光显色15 min;各孔加终止液100 ml终止反应;45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OD)值,分别以OD值、标准品为纵坐标和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IL-6R浓度。试剂配制及操作过程均由同一人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2.2 基因测序 对所有受试者进行IL-6检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由广州益善生物科技公司检测。

1.2.3 肺功能检测 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德国康讯公司)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IL-6R水平和IL-6-572C/G突变率比较 样品均获得IL-6编码区序列,发现在启动子区rs1800796(-572C/G)位点发生突变,突变例数39例。研究组IL-6R水平和IL-6-572C/G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IL-6R水平和IL-6-572C/G突变率比较(n=46)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研究组FEV1%与FEV1/F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FEV1%、FEV1/FVC比较

2.3 肺功能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IL-6R水平和IL-6-572C/G突变率比较 中度组、重度组IL-6R水平、IL-6-572C/G突变率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见表3。

表3 肺功能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IL-6R水平和IL-6-572C/G突变率比较

与轻度组比较:1)P<0.05;与中度组比较:2)P<0.05

2.4 IL-6R表达和IL-6-572C/G突变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IL-6R表达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680、P=0.031,r=-0.655、P=0.036),IL-6-572C/G突变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704、P=0.027,r=-0.677、P=0.033)。

3 讨 论

COPD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其主要特征为出现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6〕。COPD致病原因较多,特别是香烟烟雾是COPD的常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及老龄化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大,造成极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7〕。

IL-6为多效应细胞因子,在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刺激下能在多种组织细胞中产生,尤其在应激、损伤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疾病中高表达〔8〕。IL-6在COPD中表达水平升高,能够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及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二者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加重肺部炎症反应,同时IL-6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肺功能、血管炎等相关〔9〕。研究发现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s)IL-6R表达水平升高〔10〕,本研究与之有相似之处,提示COPD患者存在IL-6R高表达现象。正常情况下,机体内IL-6含量极少,COPD急性发作时可释放大量IL-6,IL-6可与sIL-6R特异性结合成复合物,激活IL-6生物活性,因此COPD患者IL-6R水平升高〔11〕。

近年来对基因多态性研究报道较多,而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是以基因突变为基础,IL-6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相关,Ji等〔12〕通过荟萃分析证实IL-6rs1800796(-572C/G)是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COPD患者存在IL-6-572C/G突变现象。启动子区-572位点可直接影响IL-6基因转录强度,-572位点C向G突变,增强启动子区域和转录因子结合活性,促进IL-6分泌,引起COPD发病。Abd-Elaziz等〔13〕研究发现FEV1%与FEV1/FVC在COPD患者体内明显降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提示COPD患者存在严重的肺功能障碍。进一步研究提示IL-6R水平和IL-6基因突变与COPD严重程度有关。COPD患者严重炎症反应可产生大量IL-6,而IL-6R升高可提高与IL-6结合率,使IL-6活化增多加重患者病情,而IL-6基因-572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域,而G等位基因突变可引起个体转录及表达差异,提高IL-6相关疾病易感性,即增加COPD易感性〔14,15〕。本文提示在COPD患者体内IL-6R表达和IL-6-572C/G突变可能通过调控肺功能指标参与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IL-6R可通过与IL-6结合而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而炎性因子积聚在肺部,从而加重肺部炎症反应,IL-6和IL-6R分泌增加还能加重气道上皮细胞功能损伤,降低肺功能,而IL-6-572位于糖皮质激素受体元件附近,其G等位基因增加可提高IL-6分泌,从而增加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肺功能,参与COPD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16〕。

综上,COPD患者IL-6R表达水平升高,IL-6-572C/G突变率高,并与肺功能指标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参与COPD发病过程。由于研究样本量有限,存在地域性及种族差异,对结果产生一定误差,在后期研究中会着重改进。

猜你喜欢
突变率基因突变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乳腺韧带样纤维瘤病CTNNB1基因突变率较低而APC基因突变率较高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南宁市1 027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E19-Del、L858R突变临床特征分析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热点突变的ARMS-LNA-qPCR检测方法建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