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22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2019-08-21 07:51田勇高鹏韩梅王雪野肖中平陈晶弓长丽封韬李凌君王雪梅孔令环王新梅付堃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免疫性细胞因子血浆

田勇 高鹏 韩梅 王雪野 肖中平 陈晶 弓长丽 封韬 李凌君 王雪梅 孔令环 王新梅 付堃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2吉林省人民医院)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 ITP是由于体液免疫机制发生异常,而出现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体,从而使血小板在降解过程中暴露隐匿性表位,隐匿性表位的 T细胞被抗原提呈细胞所识别产生了血小板抗体,引起 ITP患者血小板破坏〔1〕。研究发现〔2〕,有些患者体内虽然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但疾病仍可以缓解,而有些患者体内检测不到血小板自身抗体,进而表明 ITP的发病可能存在其他相关因素,细胞免疫在 ITP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本文拟探讨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2在 IT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吉林省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诊疗的 ITP患者30例为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4~74岁,中位年龄为(58.34±14.25)岁,其中达到完全反应(CR)标准28例,有效(R)标准2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该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5~72岁,中位年龄为(58.43±13.78)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采集 分别抽取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肘静脉血4 ml,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3 000 r/min离心20 min后,分离其血浆,分装后保存在-20℃冰箱准备测量。

1.3 检测方法 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IFN-γ和IL-22水平,选用依科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批号:211099),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标本及试剂盒常温放置达室温,标准品稀释,配置生物素化抗体的工作液及酶结合物工作液。进行加样、孵育、洗板,加入 IFN-γ和 IL-22抗体,洗板、避光孵育15 min显色,加终止液终止反应,上酶标仪读板,最后选用450 nm波长读数,实验重复3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均数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中IFN-γ浓度、IL-2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中IFN-γ、IL-2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和IL-22水平比较

3 讨 论

ITP是由于血小板过多破坏而发生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4〕。临床上关于ITP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标志,并且 ITP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最近研究表明,ITP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相关,并且众多细胞因子参与ITP发病〔5〕。IFN-γ属于IL-1家族中的成员,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固有炎症、免疫应答的抑制剂〔6〕。研究〔7〕表明,保持Th1/Th2细胞的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Th细胞的分化失衡是导致ITP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 根据Th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Th1和Th2。IFN-γ主要由Th1细胞分泌,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IFN-γ可以通过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提示,ITP患者存在Th1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表明IFN-γ可能参与ITP发病,这一结论与之前的结果基本相同〔8〕。 IL-22最早是用 IL-9刺激一株 T淋巴瘤细胞系所发现〔9〕,主要由Th1、Th17、Th22细胞分泌,且CD8+T细胞、自然杀伤(NK)22细胞及内生淋巴细胞也可以分泌IL-22。 Wolk等〔10〕研究表明,克隆恩病患者血浆中 IL-2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从而表明了 IL-22可能参与克隆恩病的发病过程。相反,有学者证实,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11〕。所以IL-22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起着致病性或保护性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4〕。IL-22与IFN-γ在IT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协同致病作用,两种因子可能共同参与ITP发病。

综上,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临床上联合检测 ITP患者血浆中 IFN-γ和 IL-22细胞因子水平,对于判断其病情的变化、治疗效果及其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免疫性细胞因子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