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IL-8、IκB-α水平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2019-08-21 07:51潘险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持续性肾衰竭

潘险峰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 405400)

慢性肾衰竭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其病情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由于一些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因素,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功能的下降,内外部的损伤导致了肾器官逐渐丧失机制功能〔1,2〕。患者常常主诉有乏力、头晕、浮肿等身体症状,如果不抓紧时间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生命和家庭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3,4〕。而持续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大流量和大透明膜孔径的血液过滤器,增加血液中毒素物质的清除,减轻对肾脏的损伤。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5,6〕,维持性的血液透析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关于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对于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8、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水平及蛋白质能量消耗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IL-8、IκB-α水平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肾衰竭患者42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45岁及以上;②因罹患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③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④有完整的临床检查资料可供参考。排除标准:①患有感染、心血管等干扰研究结果的相关疾病;②由于精神、心理及生理等原因不能参与本次研究者;③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④患者没有完整的临床检查资料可以参考。随机分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213例,基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的对比〔n(%),n=213〕

1.2 研究方法 病例组采用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2次/w,4 h/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2次/w,4 h/次)。连续治疗4 w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IL-8、IκB-α水平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差异。

1.3 结局指标 记录连续治疗4 w后,血清中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IL-8、IκB-α水平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前后变化,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各个指标的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肌酐、尿胆素水平降低,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同时,治疗后,病例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IL-8、IκB-α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8、IκB-α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8、IκB-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相关生化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表3 两组IL-8、IκB-α水平比较

2.3 两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比较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后,两组营养良好、严重不良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轻中度不良比例显著升高,且病例组患者营养良好和严重不良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轻中度不良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体格测量方面,治疗后,两组体重、上臂肌围和小腿围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病例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5。

表4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对比〔n(%),n=213〕

表5 两组体格测量方面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的4 w期间,病例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1例、高血压2例、医院感染1例,发生率为1.88%;而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2例,高血压1例,低血压1例,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为2.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慢性肾衰竭一般是由于原发或继续的基础疾病,破坏、减少了肾单位的功能和数量,造成肾功能不全,最终导致了慢性肾衰竭,如果能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并清理体内代谢废物,使肾脏恢复或维持在可以正常发挥功能的水平,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血液透析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主要有大通量和小通量两种血液过滤器,不仅可以将患者体内因为肾衰竭残留的代谢废物清除,还可以清除一些感染性的炎症因子和调理体内电解质浓度。有效减少肾衰竭患者血液中毒素的残留量和维持电解质平衡,而且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7〕。与小通量的血液透析相比,持续性的血液透析通过增加透明孔膜的孔径的大小,便捷的清除血液中大中分子的毒素物质,减慢患者肾功能的衰竭速度,在维持一定水平的肾功能前提下提高肾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但是,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年龄、病情累积等问题,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更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8〕。血液透析的时间、住院时间、年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老年肾衰竭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9,10〕。因此,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应该严格遵守防止医院感染的相关规定,规范化操作相关仪器,并且后期注意给予患者相关的抗感染和增加营养水平的治疗,以便最大限度提高免疫水平。

本研究结果与李珏等〔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所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减少的趋势,有利于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与李珏等〔12〕、皇甫珍慧等〔1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持续性的血液透析相较于常规的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营养状况会产生更大的影响,造成营养物质流失。因此,单纯使用维持性血液透析不是优选的治疗方案,必须要联合其他药物改善患者营养水平,使其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和状态下,这样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血液透析比持续性血液透析者更容易引起医院感染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无意义,考虑与纳入研究对象的分布、医院护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但是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上,应该做好防治感染的防范措施,避免增添患者的医疗负担。

虽然与低通量的血液透析相比,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时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更应该继续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与其他治疗药物、方法的联合使用,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治疗选择。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持续性肾衰竭
太极拳连续“云手”运动强度及其能量消耗探究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疗效比较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没别的可吃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