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特征分析

2019-08-23 03:09王雅琪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政区比重人口

王雅琪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三大产业均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产业从业人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包括实际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活动的人口总数量。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数据包括: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大小,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本研究主要运用Microsoft Excel和ArcGIS10.2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同时发挥GIS特有的空间数据分析、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将相关数据资料与行政区划进行关联、匹配、叠加等一系列处理,并制图分析,探讨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1.2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ArcGIS10.210.2和SPSS软件,运用区域比较分析法、空间统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地理学注重区域差异性的分析和研究,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为区域分析单元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中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时间序列演变

2000—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大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值为2002年51.87%,最小值为2012年36.49%,近12年下降14.53%。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均上升。这说明其中一部分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相关工作,且以第三产业为主[2]。2000—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见表1。

表1 2000—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2.2 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空间格局分布的总体特点

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在空间上呈现如下分布特点:东部地区大于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华南地区大于华北地区,且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高于均值。总体来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西北地区较小,东南地区较大,各省区市之间存在差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在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相对密集,在华中、华北和西部地区相对稀疏。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区域疏密格局与2000年的大体相一致,但区域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2000年和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区域分布见表2。

2.3 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近12年来,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为西南地区,而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较低,大体趋于下降,且我国西部和东南地区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变化较大[3]。基于各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数值,利用ArcGIS10.2软件中“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分为5个等级。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等级划分情况见表3。

表3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等级划分

分析近12年各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个区域变化幅度存在差异,所对应的等级也有所不同。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通过计算分析2000—2012年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量,探讨和研究近年来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空间维度上存在区域差异,其比重在中国的华南西部农业地区较大,而西部地区较少;在时间维度上,从业人数大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分布变动的特点是集中化与分散化、均衡化与非均衡化、渐变与突变并存。

4.2 展望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本文从人口地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样本局限性,研究结果不全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空间范围,加强区域划分分析;延长时间尺度,分析过程的动态变化;提出并实施优化策略,促进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人口合理分布[4]。

猜你喜欢
行政区比重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