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骨科下肢手术麻醉分析

2019-08-30 03:13孙树飞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高龄

孙树飞

葫芦岛解放军92493 部队医院麻醉科 辽宁葫芦岛 125000

高龄患者因为心肺储备能力降低,生理退变,所以,手术麻醉有一定风险性,特别是会引发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1]。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有感觉和运动分离特点,会使麻药对患者心血管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岷县降低,毒性比较低[2-3]。为了探究骨科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这一期间本院骨科收治择期手术的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84 例,分为两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下予以布比卡、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并比较患者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骨科收治择期手术的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84 例,全部患者或家属自愿签订同意书,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比组42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77~83岁之间,平均年龄(80.45±3.63)岁。实验组42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在78~84 岁之间,平均年龄(80.53±3.74)岁。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等资料的处理分析上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患者进到手术室后马上将静脉通道开放,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进行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41L。静脉通道开放半小时后将少量平衡盐与胶体液输入,以此作为患者的补充血容量。患者选择仰卧位,对比组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布比卡(选择0.75%布比卡1.6ml 与10%葡萄糖溶液1.4ml 充分混合)麻醉,实验组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选择0.75%罗哌卡因1ml 与10%葡萄糖溶液2ml 充分混合)麻醉。

1.3 观察指标[4]

记录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阻滞平面时间、Bromage评分(根据Bromage 评分发评定患者下肢运动阻滞情况,0 级表示运动神经没有阻滞;1 级表示患者不能抬腿;2 级表示患者膝部不能弯曲;3 级表示踝关节不能弯曲)以及不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以及低血压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21.0 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如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计量资料(如达到阻滞平面时间以及Bromage 评分)分别表示为百分率(%)、标准差(±s),检验为χ2、t,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阻滞平面时间以及Bromage 评分

如表1:两组患者达到阻滞平面时间的比较经处理分析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比对比组长(P<0.05);实验组患者Bromage评分比对比组小(P<0.05)。

表1: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阻滞平面时间以及Bromage 评分(±s)

表1: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阻滞平面时间以及Bromage 评分(±s)

分组 例数 阻滞起效时间(秒)达到阻滞平面时间(分)Bromage评分(分)实验组 42 85.76±22.35 14.25±12.07 2.00±0.50对比组 42 61.86±24.15 13.76±11.54 2.93±0.42 t 值 - 4.7072 0.1902 9.2299 P 值 - 0.0000 0.8496 0.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2:不良反应发生率[n(%)]

如表2:实验组患者出现6例不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2例、恶心呕吐1 例、心动过缓1 例、低血压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对比组患者出现6 例不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6 例、恶心呕吐3 例、心动过缓4 例、低血压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2.8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比组低(P<0.05)。

3 讨论

高龄高危是导致手术麻醉病死率最高的影响因素,占年轻人的三倍左右,所以,与高龄高危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结合,为其选择科学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可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高龄高危患者在手术前的心血管功能一般较弱,会伴随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需使高龄高危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尽可能平稳,使患者脏器能够获得血液的充分供应,保证氧供需平衡,避免麻醉作用对患者带来呼吸抑制[5]。

罗哌卡因对神经纤维引发的阻滞效果比较慢,且十分阻滞效果不强,所以,对患者心血管中枢具有显著的代偿效果。另外,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后可保留一定的下肢肌肉张力,此种张力作用可使静脉血回流速度明显加快,使麻醉对患者心输出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造成的影响明显减轻[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达到阻滞平面时间的比较经处理分析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比对比组长;实验组患者Bromage 评分比对比组小;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小于对比组患者的42.8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骨科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小剂量罗哌卡因码子,可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改善下肢运动阻滞情况。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高龄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