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病检测中的应用

2019-08-30 03:13陈宏飞沈肖明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病胃炎

陈宏飞 沈肖明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胃病是一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胃溃疡等。当前临床上检查胃病的方法主要是胃镜见检查,但是胃镜检查由于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故依从性较差[1]。当胃黏膜出现病变时,由黏液颈细胞和胃体黏膜的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PG)水平将会发生变化,故PG 水平的变化可反应患者胃黏膜的状态及其功能[2]。本文以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 例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者30 例为对照组,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对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清PG Ⅰ和PG Ⅱ水平,对比各组中血清PG Ⅰ和PG Ⅱ,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病检测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4 例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7 例胃溃疡患者,2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6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13 例胃癌患者,按照患病类型将其分为5组,其中男性患者为57 例,女性患者为67 例,平均年龄为(53.7±12.2)岁;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者3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平均年龄为(55.2±10.6)岁,对照组中均无消化道等疾病。各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采血前均禁食空腹8h 后,采集静脉血5mL,3000r/min 离心5min,抽取上清液,并将其暂存于冰箱(-20℃)中[3]。随后采用贝克曼AU4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PG Ⅰ、PG Ⅱ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测,完全按照仪器或试剂盒上的说明书进行操作[4]。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中PG Ⅰ和PG 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组患者血清中PG Ⅰ和PG Ⅱ水平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Ⅰ/PG Ⅱ低于对照组中PG Ⅰ/PG Ⅱ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血清中PG Ⅰ水平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且PG Ⅰ/PG Ⅱ低于对照组中PG Ⅰ/PG Ⅱ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浅表性胃炎组患者的血清中PG Ⅰ和PG Ⅱ水平差异不显著。其中PG Ⅰ和PG Ⅱ水平最高的均为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81.3±26.9)ng/mL 和(38.5±23.6)ng/mL,而PG Ⅰ水平最低的为胃癌患者,为(16.8±15.3)ng/mL,PG Ⅱ水平最低的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为(21.8±9.9)ng/mL,详见表1。

表1:各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及PG Ⅰ/PG Ⅱ比较(±s)

表1:各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及PG Ⅰ/PG Ⅱ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PG Ⅰ(ng/mL)PG Ⅱ(ng/mL)PG Ⅰ/PG Ⅱ胃溃疡 37 62.1±22.5* 31.6±13.2* 2.5±0.8*慢性萎缩性胃炎 28 46.3±17.5* 24.3±13.3* 2.6±0.7*慢性浅表性胃炎 26 55.1±15.8 21.8±9.9 2.8±0.2十二指肠溃疡 20 81.3±26.9* 38.5±23.6* 2.5±1.1*胃癌 13 16.8±15.3* 23.8±11.5* 0.9±0.5*对照组 30 55.2±16.1 22.0±10.3 3.1±1.3

3 结论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由黏液颈细胞和胃体黏膜的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将会发生变化,故PG 水平的变化可反应患者胃黏膜的状态及其功能。胃蛋白酶原经细胞分泌后大部分会经胃酸分解成具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但是有少部分会经胃黏膜的毛细管进入到血液中,因此在血液中能检测到胃蛋白酶原。

有研究发现,胃癌的癌前病变主要特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显著特征为PG Ⅰ/PG Ⅱ值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分泌PG Ⅰ的主细胞和腺体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但分泌PG Ⅱ的细胞变化不大。故临床上对胃蛋白酶原进行检测在预防胃癌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亦显示,PG Ⅰ水平最低的为胃癌患者(16.8±15.3)ng/mL,其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6.3±17.5)ng/mL,且相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胃癌患者的PG Ⅰ水平降低明显,与理论相符。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PG Ⅰ和PG Ⅱ水平均较正常人水平高,其原因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均显著的较正常人水平高,使得患者的胃酸分泌比较多,由于溃疡又使得患者的胃黏膜的通透性增强,从而进入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显著增多,使PG Ⅰ和PG Ⅱ水平均较正常人水平高。

胃病患者血清中PG Ⅰ和PG Ⅱ水平与患者胃黏膜病变关系具有一定的关系,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在临床上可用于胃部疾病的检测,有利于胃癌病变前的筛查,对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病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谈谈萎缩性胃炎
治疗胃病的三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