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9-08-30 03:13连惠强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标本

连惠强

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检验科

凝血和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用于检测疾病的常用手段,可为医师提供判断病情的有效依据,目前,我国综合医院中凝血和血常规检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仍旧存在一些结果误差的情况,这可能与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有一定的关系[1]。本次研究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常规检查的120 位体检人员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此期间我院常规检查的120 位体检人员,其中男60 例、女60 例,年龄在18~45 岁,平均(31.45±5.42)岁,所有体检人员均无血液疾病、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疾病等,近期均未服用任何药物。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的检测仪器为mindray bc-5380 血液分析仪,采用配套稀释液。所有体检人员均在检查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血液标本,其中60 名体检人员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和末梢血标本,一组使用EDTA-K2 抗凝真空管采集肘前静脉血1ml,加入稀释液稀释后轻轻摇动均匀;另一组采集约20μl手指末梢血放置在抗凝管中带检验,两组均在标本采集2h 内完成检测[2]。另60 名体检人员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集肘前静脉血2ml 于EDTA-K2 抗凝真空管内,充分摇匀后放置在室温中,分别于即刻、30min 检测。

1.3 观察指标

血常规指标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几个指标。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的检测仪器为mindraybc-5380 血液分析仪,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t 检验,取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采集方法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末梢血在RBC、HGB、WBC 及PLT 等指标检测结果上与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不同采集方法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2.2 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即刻检查组血液标本RBC、HGB 显著低于放置30min 组,WBC、PLT 均显著高于放置30mi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2: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作为临床检验的最基本项目,凝血和血常规检查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凝血和血常规检查变得更加便利、快捷,也大大减少了因人工原因导致的结果误差[4]。但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一部分检测结果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其中标本采集的放置时间、标本采集方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从标本采集时间来讲,目前尚没有统一和标准的科学定论,从标本采集方式上来说主要可分为静脉血和末梢血,前者一般采用肘静脉用注射器穿刺抽血,抽血量一般为几毫升,后者包括耳垂血和指尖血,采血良较少,一般在0.1~0.5ml 左右[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末梢血在RBC、HGB、WBC 及PLT 等指标检测结果上与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血和末梢血是两种不同途径和方式采集得到的血液样本,而根据近几年凝血功能测定的标准化,其中包括对样本采集的标准化要求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或硅化玻璃管注射器采集静脉血液[7]。对于血常规检验来说,末梢血在采集和保存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包括采血动作快慢、采血部位、体表温度高低等因素,都会导致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8]。比如,末梢血的PLT 较静脉血低,这是可能是因为采集末梢血时混入的组织可能性较大,混入组织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包细胞出现假性增高,血小板出现假性减低[9]。

研究还指出即刻检查组血液标本RBC、HGB 显著低于放置30min 组,WBC、PLT 均显著高于放置30mi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不同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某些指标会存在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采集血常规标本的试管中使用了抗凝剂,但离开机体的血液依然会存在部分凝聚,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凝聚的血小板自动解凝。另外,因标本防止时间会造成血小板计数明显变化,血液离开机体后由于渗透压的影响和塑料抗凝管管壁诱导结构发生变[10]。

综上所述,不同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可能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