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部肿瘤切除术患者机体及心理应激表现的影响

2019-08-30 03:13张霞辉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部情绪肿瘤

张霞辉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脑部肿瘤是指在脑部血管、神经、组织等部位发生的原发性肿瘤,或者是患者身体哪个其他部位的肿瘤进行转移后的脑部肿瘤。脑部肿瘤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主要包括了头痛、肢体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表现,目前的医学环境中,对脑部肿瘤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治疗,但是由于手术部位在人体中最为重要的脑部,加上患者对与脑部肿瘤的认知不完善,使他们产生心理恐慌等情绪,使得机体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对于术后的身体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中通过44 例脑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实施的不同护理方式来探究它们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心理情绪的影响,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44 例脑部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22 例,男女患者比例为6:5,平均年龄为(45.68±1.25)岁,其中大脑半球肿瘤5 例,小脑肿瘤6 例,脑胶质肿瘤4 例,鞍区肿瘤7 例。干预组22 例,男女患者比例为5:6,平均年龄为(46.12±1.22)岁,其中大脑半球肿瘤6 例,小脑肿瘤5 例,脑胶质肿瘤6 例,鞍区肿瘤5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组间可比性。本次医学调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签署了医学研究意愿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治疗,针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实时监控与评测、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护理范围为健康知识宣讲、术后保健知识宣讲、抗感染药物给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干预组患者手术后系统化护理干预,护理范围包括:(1)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干预,将脑部肿瘤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异常情况等进行告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由护理人员进引导,将术后预后的相关知识进行宣讲,消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术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在术后疼痛的应对上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来传授患者疼痛应对方法,对于疼痛等级较高的患者实施镇痛药物的给药。(2)恢复运动干预。在术后与患者多沟通,能够及时有效的将患者的第一感受反馈,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改变措施,保证患者的身体恢复。在术后的恢复期,由医护人员疾患者家属进行辅助,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适当的下床进行活动,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休息的时候传授患者家属进行肢体按摩的手法,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行作息,便于身体的恢复。(3)心理疏导干预。由于脑部肿瘤的发病较急,很多患者对于脑部肿瘤都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患上脑部肿瘤就无药可治,所以产生了很多消极地情绪。在这个期间,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详细的将脑部肿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介绍,只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上长时间的恢复,并不会产生生命危害,所以需要及时给予他们心理情绪。在术后的护理干预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联合患者家人对他们实施思想的开导,消除负面情绪。

1.3 评判标准

对患者在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在术后第5 天的时间点进行测评。

对患者的HR、Cor 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在术后第5 天的时间点进行测定,对比测定结果。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经t 值检验,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第5 天SAS、SDS 评分对比

在术后第5 天的时间点进行SAS、SDS 测评时,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术后第5 天SAS、SDS 评分对比(分,±s)

表1:术后第5 天SAS、SDS 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SAS SDS对照组 22 45.23±2.33 40.35±2.15干预组 22 49.65±2.23 45.55±2.45 T- 6.428 7.484 P- 0.000 0.000

2.2 生理指标对比

干预组术后第5 天的HR(67.39±12.32)次/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76.69±13.38)次/min,t=3.656,p=0.000;干预组在第5 天Cor 指标(27.56±3.22)pg/mL 明显低于对照组(31.29±3.33)pg/mL,t=2.634、p=0.000。

3 讨论

脑部肿瘤是一类让患者畏惧的病症,可能是原发性肿瘤,也可能是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脑部的肿瘤,在脑部肿瘤实施治疗以后,患者的应激反应表现在心理情绪应激与机体功能应激两方面,如果对术后的应激反应对不当,可能会造成患者生理功能紊乱、心理情绪失控等后果。由于脑部肿瘤的特殊性,即使在手术以后,患者往往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顾虑,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术后的恢复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对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方面,需要以消除心理顾虑、重建康复信心为主要目的,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根据临床护理数据得知,患者在术后一旦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会间接的影响到身体对于治疗药物的接纳吸收程度,主要由于心理应激使得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应激反应,使得相关的激素、与神经部位的交感活动加剧,从而影响到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中,通过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变患者的固定认知,使得患者重建了治疗的信心,同时通过护理干预,从所收集整理的测评数据得知,干预组SAS、SDS 评分方面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且在HR、Cor 等指标方面均有效改善,术后的应激反应得到缓解与平复。

综上所述,在脑部肿瘤患者术后的机体,心理应激反应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提升术后恢复质量。

猜你喜欢
脑部情绪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滚蛋吧!肿瘤君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