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应用分析

2019-08-30 03:12邱丽芬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科柔性护理人员

邱丽芬

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前言:

内科护理是现代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内科患者提供服务。因内科患者病情各异,且数目庞大,护理管理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分析认为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较为僵化,难以为内科护理工作提供足够支持,采用柔性管理措施则有助于应对上述问题。我院就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所获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内科护理管理工设为对照组,另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内科护理管理工设为观察组。两组各选取60 例患者和30 位护理人员参与调查。对照组60 例患者,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7-63 岁,平均(36.9±4.7)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龄1-7年,平均(3.9±0.4)年。观察组60 例患者,男34 例,女26 例,年龄25-62 岁,平均(36.6±4.9)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龄1-8年,平均(3.6±0.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定性:回顾性部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前瞻性部分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调取对照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护理满意度、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等信息。观察组行柔性管理,拟定无惩罚报告制度、部门责任管理制度、诉求评估制度。①无惩罚报告制度。内科护理工作环节较多,精细化程度要求也较高,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这导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难以完全避免。如部分内科患者起病较急、难以预防,此前院方对护理风险问题均采取惩处方式进行处理,会降低护理人员对岗位的认同感、工作积极性。柔性管理理念下,改行无惩罚报告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以客观的语言、文字等,描述护理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应对和改进意见,不针对责任人进行刻意处罚。②部门责任管理制度。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多发问题,如经外周静脉置管时,患者多发静脉炎;住院治疗患者可能面临血栓、压疮威胁,这些问题可通过护理、管理工作予以改善,但具体措施的推行不能片面依靠医院高层。在部门责任管理制度下,内科各科室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不违反医院管理原则、护理工作原则的情况下,出具更具体的管理方案。如拟定呼吸内科巡房制度,每日晚间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巡查,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用药态势、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信息,生成报告上交给部门内负责人,保持管理的内部统一,院方仅给予框架约束和方向指导,以部门为单位保持管理工作质量。③诉求评估制度。内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且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等往往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我院建立沟通机制,允许护理人员积极向院方反应自身诉求,再由院方进行评估,考虑是否予以满足。如内科护理人员认为晚间护士站工作压力大,希望增加若干护理人员负责晚间工作,可分析内科护理工作的晚间发生情况,如“工作压力大”情况属实,可予以解决。针对护理人员收入相对不理想的问题,改行阶梯工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能力的考评,同时收集患者满意度信息,对考评结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给予额外的薪资补助,考评结果、患者满意度结果不理想的人员,则建议其针对不足进行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个阶段内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护理风险包括各类并发症、投诉、纠纷等,统计单组发生率进行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10 分制问卷调查,得分超过5 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见表1:

表1: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2.2 护理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风险发生率较低,见表2:

3 讨论

3.1 内科护理以及现有管理工作的不足

内科患者一般需要用药治疗,患者群体的类似性、个体的差异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思路上看,护理工作要求了解患者病情信息和康复进展,也要求收集数据、临床资料用于医疗方案的调整和研究等活动。因护理工作环节较多且重要性突出,各地普遍重视护理管理工作的优化。目前的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存在弊端,如较为模式化、缺乏灵活性等。护理人员按固定框架提供服务,对患者的诉求了解不足,自身工作满意度也不理想。此外,部分医院在进行护理管理时引入了惩罚机制,对出现问题的护理人员进行罚款,也会影响人员的工作热情。

3.2 柔性管理的积极价值

在此前学者的研究中,柔性管理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提升10%到20%左右[1]。分析认为这与柔性管理的人性化举措相关,针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也间接提升了患者可获取的服务水平。另有学者分析发现,柔性管理能够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尤其是惩罚制度的去除,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向心力得以提升[2]。也有学者在针对特殊内科患者的研究中指出,无论患者所患内科疾病存在何种差异,都需要来自护理人员的高质量护理服务以提升恢复速度,这也有助于控制护理风险[3]。

我院在实际工作中引入了无惩罚报告制度、部门责任管理制度、诉求评估制度三项措施,不同措施各自带有独立性,也带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从多个角度实现了内科护理的柔性管理。无惩罚报告制度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有助于快速发现当前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及时予以分析、解决和后续规避,降低投诉等问题的发生率。部门责任管理制度着眼于管理框架的完善,使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能够逐步体现到各项具体管理措施中,发挥各个科室基层、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提升管理的覆盖面、延伸性和灵活性。诉求评估制度是柔性管理的一项补充措施,主要针对护理人员,因很多护理风险、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同时护理人员本身工作压力较大,也需要来自薪资待遇方面的满足。借助诉求评估制度,护理人员的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医院管理部门也能够据此进行工作调整,进一步加强内科护理管理的全面性,发挥柔性管理价值。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5.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则控制在了6.67%的低水平。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75.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33%,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可改善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和工作人员满意度,降低工作风险发生率,应推广。

表2: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

猜你喜欢
内科柔性护理人员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