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8-30 03:13屈美清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状况护理人员

屈美清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神经内科 湖南永州 425001

神经内科疾病的病情状况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治疗,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医疗纠纷的发生明显减少[1-2]。本文主要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 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 人。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33:27、31:29;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2.14±9.10)岁、(55.36±9.08)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治疗前心理护理干预:开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将患者情况掌握,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患者的家庭状况、爱好、兴趣、教育程度及工作状况等,按照患者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合理的调整护理计划,增强护理的针对性,使患者更加容易接受护理的语言和方式,促进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此外,还需要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对相关的科教视频组织患者进行观看,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如果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顾虑,需要对其实施全面的心理疏导。

1.2.2 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将操作配合工作做好,应当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一方面能够将不良并发症及时发现,另一方面能够发挥鼓励、安慰的作用。使噪音污染尽可能的减少,患者接受治疗的环境应当小于30 分贝,从而使患者保持放松状态。

1.2.3 治疗后心理护理干预:(1)对治疗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完成相关治疗操作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治疗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肯定患者的配合,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2)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将其抑郁状态摆脱。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抑郁状态,受此心理状态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易怒、厌食及失眠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及实际病情状况等,以便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促进患者提高治疗信心,使患者对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配合,从而促进患者疾病迅速恢复。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不良心理状况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其中心理状况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标准[3]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和“(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χ2”和“t”,用P <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s,分)

表1: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P SAS评分干预前 59.47±3.34 58.22±4.06 2.142 >0.05干预后 40.15±4.27 49.45±5.01 13.105 <0.05 SDS评分干预前 56.34±3.16 55.16±4.36 2.564 >0.05干预后 41.46±2.09 49.31±3.11 11.012 <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神经内科主要对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脑部炎症性疾病、偏头痛及各种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治,并且和心理科联合诊治失眠、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疾病。神经科可以将脊髓、肌肉、神经及脑部疾病检查出来。因疾病种类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十分复杂的病情状况,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所以必须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不断运用和推广新型护理模式的影响作用下,在护理患者疾病健康需求的同时,还应当护理患者的心理健康[4]。

大多数神经内科患者有功能障碍情况存在,且生活无法自理,使得患者的家庭负担明显增大,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压力,使得各种不良情绪出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5]。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密切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将合理的护理计划制定出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有效缓解,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各项诊疗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得到迅速恢复。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促进治疗效果有效提高的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6]。

本文通过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数据指出,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40.15±4.27)分、SDS 评分(41.25±2.19)分均较对照组(49.45±5.01)分、(49.31±3.11)分低(P<0.05),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运用能够促进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6.67%)较对照组(83.33%)高(P<0.05),表明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以外,还能够促进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更好地配合相关护理和治疗工作,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状况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