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相关研究

2019-08-30 03:13任小琼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神科躯体健康状况

任小琼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偏离正常,自知力缺乏,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社会功能退化[1]。由于工作场所及患者的特殊性,临床一线的护士与病人往往处于零距离接触,为了保证患者及自身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护士士经常会受到躯体、言语攻击甚至面临着安全的威胁,因此要付出更多的精力[2]。因此本笔者就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市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参与调查的60 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护士5 例、女护士55 例;年龄21~45 岁,平均(30.2±2.6)岁;初级职称45 例,中级及以上职称15 例;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9±1.2)年。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共选取某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岗位并在目前科室工作满一年;有护士执业资格证。排除患有重大躯体或精神方面疾病,护士长以上护理管理人员,资料填写不完整的护士。

1.2 方法

依照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某市精神卫生中心60 例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包括护士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夜班、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共7 项内容;调查护士的睡眠的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3-4],量表共有7 个项目(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每个项目分值为0~3 分,总分为0~21 分,分数超过7 分则认为有睡眠质量问题,分数越高则意味着睡眠质量越差。(2)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5-6],内容包括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偏执、人际关系等九十个条目,每项按1~5 个等级评分,分数越高则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若总分超过160分或者项目多于43个或任一因子>2分则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睡眠质量比较

经比较,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睡眠质量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见表1)

表1: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睡眠质量比较(n=60,±s,分)

表1: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睡眠质量比较(n=60,±s,分)

变量 国内常模 精神科护士 t P睡眠质量 0.66±0.62 1.11±0.66 3.841 0.000睡眠潜伏期 0.70±0.66 1.25±0.26 6.006 0.000睡眠持续性 0.71±0.69 1.21±0.85 6.023 0.000睡眠效率 0.12±0.11 1.30±0.29 29.469 0.000睡眠紊乱 0.16±0.09 1.23±0.63 13.024 0.000催眠药物 0.05±0.36 0.89±0.22 15.422 0.000日间功能 0.78±0.68 1.06±0.26 2.972 0.002合计 3.79±2.06 6.26±3.63 4.584 0.000

2.2 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经比较,精神科护士与国际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分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精神科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评分较国内常模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n=60,±s,分)

表2: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n=60,±s,分)

变量 国内常模 精神科护士 t P躯体化 1.23±0.62 1.81±0.66 2.841 0.020强迫 1.74±0.66 1.75±0.26 0.019 0.450人际关系 1.25±0.69 1.61±0.85 2.023 0.006抑郁 1.56±0.11 1.60±0.29 0.999 0.160焦虑 1.16±0.09 1.20±0.63 0.487 0.314敌对 1.05±0.36 1.07±0.22 0.367 0.350恐怖 1.23±0.68 1.68±0.26 4.972 0.000偏执 1.29±0.66 1.30±0.63 4.584 0.000精神病性 1.24±0.63 1.25±0.65 0.085 0.466总均分 1.52±0.36 1.57±0.38 0.029 0.384

3 讨论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并且经常会因为患者的消极行为、言语影响自身的情绪,尤其是工作年限短的护士身心更容易受到影响,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与国内常模的睡眠质量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调查可看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会间接影响护士的情绪以及工作状态;精神科护士与国际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分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精神科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评分较国内常模存在差异性(P<0.05),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可能与工作环境特殊、精神高度紧张以及夜班压力大有关,根据上述因素针对性的对护理管理等制度做出调整[7-8]:①减少工作的压力,科室内实行弹性排班、优化护理资源、做到人尽其用,将时间还给护士以保证其充分的休息;针对患者的特殊性采取团队护理的方法进行(高低年资搭配),互相协助共同管理患者;②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使护士身心得到放松以缓解不良情绪;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谈心就存在的问题给予疏导,帮助护士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将应对患者以及调节心理状态的经验传授给新护士,以帮助其更好的胜任工作。③利用心理科资源,成立心理干预小组,不定期开展心理拓展活动,缓解身心压力。

综上所述: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有助于掌握其身心状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工作中的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科躯体健康状况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