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堂的探究

2019-09-10 07:22胡伟芝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满堂石子沙子

胡伟芝

一、案例背景

“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觉得——”……一声声振振有词的说法,一个个独到之处的见解,一种种与众不同的做法,这便是“课堂生成”。自从新课改的到来,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究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但当我们预设好的课堂出现上述种种意想不到的岔子时,我们该如何将教学再继续呢?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还可以这样处理”。我在一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课上,考虑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了下面例题:“如果由你负责监理某小区建设现场,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标准是2:3:5。经现场测量,沙子有12吨,石子有22吨,水泥有6吨,总重40吨。作为监理员,你将如何处理?”

师:水泥只有6吨,可测算沙子、石子过量,当然不能将三种原料一古脑儿混合,若这样,不就成了“豆腐渣工程”了吗?因此我在给学生讲解如何处理时,这样讲道:水泥6吨全用,沙子:6÷2×3=9(吨);石子:6÷2×5=15(吨),余下的沙子、石子不用。我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我每堂课讲完例题后都有此问)。学生蒋豪星:“老师,我不同意你的处理方法,我认为,以沙子为标准,水泥:12÷3×2-6=2(吨),再买2吨水泥,22-12÷3×5=2(吨),2吨沙子过量。”许多同学同意蒋豪星的想法。这时,又有学生童谦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认为还可以这样处理:为了尽可能使材料不浪费,以石子为标准,水泥、沙子不够再买,水泥:22÷5×2-6=2.8(吨);沙子:22÷5×3-12=1.2(吨),也就是说,水泥再买2.8吨,沙子再买1.2吨,然后将材料混合搅拌,这样,材料一点也不会浪费,这不是更好吗?”

此刻,课堂上异常活跃,同学们都在议论,最后大多数同学都赞同童谦的方案,认为此处理方案最妥。

说实在的,当时我的确很尴尬,然而,我内心是非常兴奋的。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反映了学生不是在被动接受。这种求异思维,不正是我们需要鼓励的么?想到此,我顺势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处理方案都比老师想的要好,尤其是童谦同学的处理方案最合理,你们比老师聪明。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当中必定会有出色的工程师出现。”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开心。

班同学向他学习,打那以后,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并不时的产生奇思妙想。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批评,我想课堂定会因这些“不和谐”而变的更精彩,数学也会因为这些生成而变得更美丽。

三、教学反思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學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陶行知先生这种开放式教学思想,应成为是我们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

(1)开放教学环境。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在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②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疑问。③及时巩固深化。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先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求新知识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感知材料动手操作,找到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初步得出结论后,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加深理解概念,并通过练习巩固深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④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创新的热情。

(2)开放思维方式。①开放思维的空间。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模式。②发散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解题思路。③鼓励求异的思维。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图多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鼓励学生创新求异,对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给予肯定,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纵深发展。④保护丰富的想象。对学生的“异想天开”的“出轨”做法不应“一棍子打死”,因为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要特别注意和保护。

(3)开放教学过程。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带向终身。开放式教学应不受定势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素、多定位。

猜你喜欢
满堂石子沙子
《雅客满堂》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坚强的“满堂”
扔石子
真假秘方
绝望的沙子
又见榆钱白
一粒沙子
巧猜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