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9-09-10 07:22黄秀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活动课多媒体教学创设

黄秀玲

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这里所说的“创新”,对学生而言不是只发明创造,而是指在已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见解。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呢?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应该是当前公认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教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若能运用多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无疑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本人不揣浅陋,试以个人的语文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改革虽然正在逐步深入,但教法程式化、思维刻板化、考试技巧化等现象仍较普遍,教学中与“中考”有关的知识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成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培养个性、发展能力等教学内容则常常被人忽视,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尽量少”与“尽量多”道出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选择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大胆进行设想,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思考对课文进行质疑问难。如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有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积极思考,提出对“骗子”应重新进行评价:“骗子”固然可恨,但他们骗的对象是皇帝;皇帝更可恨,因为他的财富不是自己劳动所得。“骗子”也许是“绿林好汉”,把骗得的物品发给穷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开拓思路,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力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可以反向思考:良药裹上糖衣,也同样利于病,不是更好吃吗?即使是“忠言”,如果以婉转的言语表达出来,那么不是更能使人心悦诚服吗?不是比“忠言”更“利于行”吗?有如“狐假虎威”的“虎”“善假于物”,值得赞颂;“班门弄斧”的“弄斧者”敢于挑战权威,令人钦佩;“人言可畏”的“人言”本不可畏,面对“人言”,要不断完善自己。同样,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要合乎情理,力求创新但不可脱离实际。

二、开拓新课堂,突出创新教学

语文的知识范围是无边无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供直观的、多彩的、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激趣引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让他们看到实物的直观形象甚至演示过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受信息,大大地加快学习的速度,拓宽课堂的教学容量。

如果单就容量来说,多媒体教学的容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容量所无法比拟的。我在全市公开课,《现在文阅读》中讲到归纳中心思想的几种方法时,便综合运用了电脑演示软件相关内容、幻灯制作综合方法列举、光盘播放范例文章的伴音朗读、实物投影文章等多种电教手段,尤其是实物投影,把例文投影出来,让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到回答题目在哪里找,而且随着老师手中的笔在文中移动、点评、诱导,而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学习,不单纯的教师讲读效果要好多了。

从形式新颖来看,多媒体教学方式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最常见的例子如我们初三的复习课,靠小黑板出几道题是不行的;印发的大量讲义纸,学生都做的烦了,一见就头疼;幻灯倒也可以,但只能看,没有听也没有什么新奇。但我尝试运用某种光盘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了,它的习题量大,并且有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就是选择答案,对了就有一些动画人物点头的表示,画面出现鲜红的正确符号,并配以鼓掌声音;错了则出现动画人物摇头和红色的错误的符号,伴以叹息声音。一节课下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到兴趣盎然。这特别是用在离中考不远的日子里,枯燥乏味的生活里,调剂一下精神委实有好处。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扩大语文的学习。一向以来,语文的学习环境都囿于教室内,但多媒体教学运用录像带、幻灯片、录音机等软件,可以把学生的视野带到课堂外,从而扩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创设了更优越的条件,为学生大大拓宽了视野,创设了讨论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便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活动课,培养创新精神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处处用各种手段激活学生心中探究和表达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课堂以外,可以开展活动课教学。所谓活动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活动教学课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认知活动中的地位,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展的活动中,主张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发现知识。而目前,众多家庭拥有电脑设备,也为这一点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可以在家使用教学软件,达到补充在学校听课不足的目的。目前有一些教学软件非常便于学生自我训练,他通过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原则指导下选一些学生喜欢的课题来开展活动课,充分解放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成功的实践将使人终身难忘。这是带有创新、发展性质的学习。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他们所不知道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究发现,才能主动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才能促使学生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注意激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创设自由开放的语文课堂,在这基础上通过创设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来达到这一目的。多媒体的使用有效地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乐于钻研,勤与动手,从而培养了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早年所倡导的教学目的“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猜你喜欢
活动课多媒体教学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活动课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