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与延伸

2019-09-10 07:22田晓雯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分组课外儿童

田晓雯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既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把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运用于学生,运用于课堂的内外,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合理分工合作,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要在教学工作中,以现行的教材及日常生活素材为主要内容,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过程,创新分组模式,拓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延伸到课堂外,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学阶段,一成不变的课堂和生活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怎样适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断变换分组模式,就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新鲜感。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小组人数4至6人,宜少不宜多。

自然位置分组:农村小学,学生一般都是附近自然村的学生,学生即按照家庭住址远近组成学习小组,这样,把家庭住址相近的学生组成同一学习小组,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达到课外探究的最佳效果。

留守儿童分组:如今社会,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生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随之也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无人管教,不写作业,成绩差。为了能让不是留守儿童的学生带一带缺少家庭管理的留守儿童,在考虑自然居住位置的基础上,一个非留守儿童带两个或者三个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也有人间接监督!

兴趣异同分组: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平时多留心观察学生的个性,把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种分组方法特别适合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时使用,因为小组成员志趣相同,更容易相互帮助,结合成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团体。

成绩优差分组:即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小组实行“一对一”互帮互学办法,促进后进学生更快地进步。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質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有 “我要学”向“助他学”的方向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模式的创新,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外延伸,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分组课外儿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取经之路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