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迁移的方法锻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019-09-10 16:25徐奔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概括能力主要内容迁移

徐奔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的方法,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意义,然后针对如何运用迁移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迁移;概括能力;主要内容

前言:迁移能力指的是以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想学好语文,学生需要具备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实现。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概括指的是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感知而获得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概括是迁移的实质,没有概括能力,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语文知识,也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没有概括能力,学生就不能理解概念,就无法形成知识结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在小学语文教学之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综合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用简洁的语言归结事物共同特点的能力,透过现象揭示出本质,将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抽象化的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使他们更加精准的把握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主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迁移的方法锻炼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策略

(一)概括知识类型,析清来龙去脉

小学语文是一门富有规律和内蕴的学科。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很难从文掌中找到作者的写作脉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掌握归纳的方法,并且在一个单元内或者几篇临近的文章中,有意识的对同一个类型的语文知识进行衔接教学,实现知识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文章都是关于父母之爱的,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和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一般来说,教师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厘清文章时间、赏析语句和体会情感上。除了这几个教学重点之外,教师还应该将表达方式的辨析加入到知識目标中。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只在一个单位板块之内进行即可,不要贪多,也不要图快,对于还没有适应学习语文的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从简单的内容着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以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示范迁移方式,提示个中规律

对知识进行归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脉络,为迁移的运用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随着学生的知识量日益增加,视野越来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表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当学生具有了独立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后,他们就能很容易的感知到事物之间的练习,对新旧知识的共同特点有良好的包围,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学习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举例分析法是最常见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对分辨方法掌握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一些实例,为学生示范如何在实际中进行运用。接下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在为学生举例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其中包含的规律,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文章的课题入手,然后带领学生分析段意,抓住文中叙述的几个主要问题,找准总述句和中心句,然后分析文章的结构,把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提点学生训练,区分本质迁移

在学生掌握了迁移的方法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适度的训练。在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不能自主完成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语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为其他学生提供思路。在学生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再对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由于每个学生的答题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运用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量同一个类型的训练,在学生熟练的运用答题思路,并且能够准确的组织语言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顺势迁移。为了使迁移的效果得到深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例文进行仿写训练[3]。比如,在《荷花》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以及想象力将荷花、荷叶的各种美丽的姿态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出来。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后,学生不但能够学到很多新的词语,同时也能学习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将自己喜欢的花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仿写练习,学生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写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孔令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单元迁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127-128.

[2]江永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4):76.

[3]梁旭,李晓琳.浅谈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9):28-29.

(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 530200)

猜你喜欢
概括能力主要内容迁移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
浅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概括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