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下供给侧改革新探析

2019-09-10 09:52周偎牛俊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

周偎 牛俊伟

 

摘 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我们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指导性思想。但是,以往大家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讨,更多都是从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开展的,即从再生产领域探讨危机爆发的原因,对于资产阶级如何度过危机却缺乏研究,即使提及也是笔墨甚少,甚至一笔带过。在此意义上,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与思考,发现创新是资产阶级维系生命力的根源所在,这对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经济危机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指出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的追逐从而导致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形式。与此同时,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生存和发展的法宝,那就是创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403创新是维系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资产阶级一次次渡过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在,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意义。中国供给侧改革已经经历了数个年头,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时说,“面对取得的成就,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只有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将现在这大好局面维持并发展的更好,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怀抱,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与思考,从中获得灵感,以指导中国供给侧改革接下去的发展方向。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思考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三大特征,即周期性、破坏性以及全面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到最近一次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即使是诸如全球性的大危机,如1929-1933年的大萧条,其影响之广、破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他们却渡过危机,并且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他们为什么能一次次渡过危机而不死呢?是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的错误,亦或是他们拥有渡过危机的法宝。其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已经给出答案。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创新对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创新孕育了资产阶级。最初的资产阶级,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同行的竞争,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随着航海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财富逐渐集中到了资产阶级手里;而伴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从最初的被压迫阶级不断成长为现今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从封建社会的废墟中诞生并且不断发展、成长,靠的就是对生产方式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而过去的工业阶级,他们不懂这些,只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所以只能面临被灭亡的下场。其次,是思想观念上的革新。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402-403资产阶级用冷冰冰的金钱关系代替了封建社会笼罩在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用利己主义的冰水浇灭了神圣情感的发作,用“现金交易”关系建立起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无任何特权,作为成功象征的财富就成为每个人努力与拼搏的目标,而只有将创新置于激烈竞争中的人,才能把握先机占领优势,从而赚取财富,获得成功。这种对旧有观念的革新,解放了思想,为推动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继续扫清障碍。最后,创新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一方面,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资产阶级不断变革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生产更多的产品,占领市场,赚取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变革与创新,从而保持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总而言之,资产阶级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他们积极的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和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除此之外,在《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科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即科学对资本扩张的推动作用以及资本对科学研究的引导作用。要指出一点,这里的科学,包括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艺等方面。“资本的增长能够和知识的增长一起前进。”[2]一方面,由于科學被不断并入资本主义的生产之中,日益成为影响生产力的根源之一,尤其是作为科学技术的机器的发明,更是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机器的出现,导致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厂手工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儿童、妇女能代替成年男性进行工作,扩大了剥削范围;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了,提高了剥削程度,引发资本生产各要素的全面节约,正如马克思所言,“由于使用了机器,特别是在现有的机器不断改善并为新的机器所代替的地方,厂房节约了,因而生产费用降低了。”[3]另一方面,对资本的追逐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4]在过去,科学研究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致,因而研究的领域五花八门且相对狭小,但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注入,科学研究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有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撑,科学研究有充足的条件进行各领域的探索,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或者说是科学研究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满足资本不断增殖的需要。

从马克思的诸多经典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对资本主义的重要作用。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阶梯,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源,是一次次挽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宝。立足于当今现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凭借着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把控而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高位,从而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占据优势。科技创新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科技创新是当下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面

纵观我国经济增长率,可以明显的发现,在2012年之前的十年,我国经济大致稳定在10%的高速增长,然而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便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10.3%下降到2012年的7.7%,并在2015年更是跌破7%。“这一变化总体而言不是一个周期性下降,而是一个新的趋势。”[5]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关于这一点,其关键是要落实到供给侧改革上。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这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低附加值产业所占比例过高,而绿色环保、低碳排放的高附加值产业比例过低,产业结构失衡。其次,区域结构问题。这集中表现为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和区域发展的不合理。诸如北上广等地,地理位置优越且享有很多的政策支持,因而发展又快又好;而有些区域地理位置差、政策又无多少支持,因而发展严重滞后。而人口往往会从经济发展差的地区向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流动,又会加剧区域人口的失衡。第三,是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以一开始必须也只能依赖于一般性的生产要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這种依靠劳动力、土地及资源的投入与使用已经过时,必须要加大对知识、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投入与使用。第四,是排放结构问题。过去中国发展,一直秉持着先发展再治理的思路,所以对于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听之任之,这就造成了废水、废气及二氧化碳等排放过高,甚至严重影响到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第五,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中国传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来拉动,尤其是投资驱动极为突出,但过度的投资导致了企业规模不合理的扩张,造成企业生产的产能过剩,造成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出现。第六,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很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群之中。

面对这些问题,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砥砺前行,迎难而上,突破桎梏,最终实现超越。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新增就业1361万人,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接近60%,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污染治理得到加强,细微颗粒物浓度继续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加6.5%,高于消费价格上涨的2.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等等,这一系列伟大成就的背后都显示出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成功。“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因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待培育,经济运行底部有待探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6]尤其是近来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改革才迈出了第一步而已。

从中兴领导层的重组到华为5G被美国制裁打压,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就在于中国有了自己的高新科技;从另一方面而言,中国要想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创造出一批批属于中国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华为之所以在美国的制裁下依旧能够顽强生存,根本原因就是华为自身掌握了芯片的生产技术和拥有自身的操作系统,就在于通过创新,使自己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通过中兴和华为事件,我们知道,当下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应该也必须放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领域的发展。一家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即使看上去发展的很强大,那也只能任人宰割;一个国家亦是如此。通过中美贸易摩擦,我们深刻了解到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最薄弱的环节是科技创新,最需要重视的环节也是科技创新,只有真正的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在风云变幻、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7]而要实现这目标,当下改革的重心必须置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补短板”俨然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面。

三、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解读中,我们看到创新对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源性作用;从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生死存亡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是我们接下来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必须要攻克下来的难点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被称为创新型国家的研发费用一般要占其GDP的2%以上,而对科技创新企业来说一般要达6%以上。”[8]很显然,从国家层面而言,我国仍有很大的差距;而就企业层面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这方面的缺失,真正肯花钱投入技术创新的企业寥寥无几。以往我们也知道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国家更多的是注重诸如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而企业对于创新则无太多感想,大多都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无长远的发展战略。从这方面而言,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不能不说也是一件好事,它让我们国家、让中国的所有企业都明确的知道,科技创新刻不容缓。它给中国的所有企业都注射了一针强心剂,逼迫他们不得不求变求新,要么掌握核心科技,前途光明;要么停留在购买他人技术,自己进行制造生产的传统发展阶段,则前途暗淡。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毕竟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创新是难以为继的。

第二,优化创新投入的资金结构。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其一是人的重要性比物更为关键,所以必须要将更多的资金向人力方面倾斜。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中,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大力普及教育,提高人口的劳动素质,但最为关键的是将高端创新创业的人才集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第二是要突出技术孵化和研发环节的重要性,加大对此环节的资金投入,将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创新投资必须更多地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从而持续不断地获得新技术并实现转化。”[9]

第三,继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尤其是要突出“万众创新”的强大力量。自从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进行资金扶持和税收支持,同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动双创发展。但从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前一部分明显取得巨大的成效,通过创业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但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万众创新”则反响平平,似乎并没有激起社会的波澜。这无疑是非常遗憾的,但我们不能就此任由其这般,必须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人们在创业的同时必须要加强企业创新,要以创新推动创业的发展。

最后,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尤其是注重原始创新领域的发展。过去中国的创新,更多的还是以吸收借鉴为主,即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跟随创新或集成创新,但是这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一旦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只要紧紧遏制住对中国的技术交流,那么就相当于摁住了中国发展的命脉,最终只能导致中国听人摆布,任人宰割。所以,必须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领域的研发和攻关,创造出一批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核心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命运由中国做主。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资产阶级通过创新一步步的崛起,从诞生到发展,虽历经磨难,但却顽强的生存下来。今日的中国,外有美国无端挑衅、制造贸易摩擦,内有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带来的困难与压力,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困境。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从现实的实际状况中,我们看到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中国的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0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8.

[4] 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88.

[5] 贾康.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16,43(6):41-52.

[6] 李佐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群言,2017,(3):8-10.

[7] 肖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標是什么[N].联合时报,2016-7-8(004).

[8]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9] 任保平,郭晗.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24-19.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创新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