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2019-09-10 07:22艾力江·胡加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艾力江·胡加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1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对数学有恐惧心理是因为学生对数字不是很敏感, 尤其是小学数学是以计算为主, 学生在主观上会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计算。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当一个知识点和学生原有的生活有所联系的时候, 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很容易, 所以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把数学知识和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比如教师在讲解四边形的时候, 教师想让学生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能够看见图形的形状,在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来理解一下四边形有哪些特点,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化。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对生活观察,比如家里来了5 个同学玩,但是只有9 个苹果,要怎么样来進行合理的分配,分配的方法是什么, 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还有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日常作息时间表,每天起床的时间,整理书包的时间,洗漱时间都详细的罗列上, 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接触元、角、分识别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来引导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在超市买东西付钱或者找零的视频,学生看到日常生活的情况,拉近生活和学习的距离,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会对数学产生探究性的深入研究。

2生活化的作业和教学内容布置

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枯燥的作业有很大的厌烦感, 所以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不是很认真, 其实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的方法, 但是学生这种不认真态度导致教师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比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 可以抛开课本上的固定题目, 让学生先计算一下家里的日常开支,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把数学和实际生活进行相互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学习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让学生在课下能够便于学习和整理, 教会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资源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运用。教师要设计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相关卡片, 卡片上面写着我国名山的高度, 让学生对于小区和城市的人口进行统计, 教师在图片提供过程中, 对学生数字敏感度的培养和数字的识别都有帮助, 教师最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改编成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元素,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创设多媒体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知识利用图片、影音、视频的方式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改往日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精力都放在课堂学习上,并且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学习热情也会变得十分高涨。例如,在学习图形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基础图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大、旋转、定格功能,把色彩丰富的图片当中的图形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观察,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教师要想使孩子爱玩的天性充分释放,就要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所以,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快乐。例如,教师可以举行接力报数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来进行报数,当需要说出3或者3的倍数时,学生就要拍手,如果学生报数失误了,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通过这一个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也可以举办计算小能手竞赛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在上面写上计算试题,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计算题,小组成员每人计算好一道题后,传给下一位同学,看看哪组学生计算得又快又准确,这个游戏可以把枯燥的计算变得灵活有趣,而且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游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

力。

5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所学的数学可以很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中去商场买东西的场景,由学生来扮演商家和顾客,通过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通过创设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重新焕发光彩。所以,小学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新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爱上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汲梦楠.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8(02):3- 5

[2]白晓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06):11- 12.

[3]董永康“.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之课堂练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4]刘艳平,康东兴.数学情境教学“三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8(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