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通过实践而学”的电工学教学新模式

2019-09-10 23:05赵鹏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赵鹏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正处于创新转型阶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直接有效的创新途径。当前国家提出了对教育领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切实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引导保障。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继而提出了“通过实践而学”的电工学教学新理念。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相关数学、物理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笔者切实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将“通过实践而学”的教学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探索“通过实践而学”的电工学教学新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电工学教学中应用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通过实践而学;电工学教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电工学泛指用于研发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以及应用的相关科学技术,电工学属于物理学学科,主要涉及到电力生产以及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电工的创新发展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現代化程度已经达到标准,是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中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生产以及科技研发强有力的保障。通常情况下,电工学多数存在于工科高等院校,属于工科高等院校中的非电专业,同时也是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电工学课程设置的朱啊哟内容有电力与磁路理论、电磁测量、电机与继电器接触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一、打破原有教学内容的顺序,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而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在19世纪末提出的教学理论,杜威的教学理论对后世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方面造成了空前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实践与教学的结合,诸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政策都是实践与教学相互结合的最好体现。国家当前注重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卓越工匠人才的主要场所,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对实践教学的号召,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消气合作”的战略方针。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刻板,存在千篇一律的缺点,基本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都是首先向学生介绍新的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然后进行典型例题的具体分析以及实力应用。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安排实际上不利于高职学生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高职电工学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重视本阶段与上一阶段所学知识呈现出的异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灵活、全面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杜威在19世纪时,研发了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并将“通过实践而学”理论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理念。实践教学模式较为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因此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肯定以及大力推广,对后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深渊的影响[1]。

二、联系科学发明中的趣闻轶事,充分设置“实践”情景,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结合当前使用教材内容以及课型结构,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部分,在高职院校电工学的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并向学生详尽介绍学科的背景资料、学科创始人以及相关重要人物,通过总结归纳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采取讨论、争论、假设、猜测问题等多种手段去解决趣味性问题。高职电工学教师通过联系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内容中的趣闻轶事,设置“实践”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举例来说,高职电工学教师在进行“正弦交流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与交流电相关的故事。100年前,爱迪生与特斯拉各自占据直流电与交流电系统,并通过特殊手段来展示自己的电力发明更为安全、高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逐渐研究出直流电与交流电各自的优缺点,直流电具有不能进行远距离传输的缺陷,因此在使用直流电时,每个两公里就要设置一处发电站,且直流电的电压不能变化,在使用时必须始终保持同一电压。直流电导线的粗细与电流传输距离有着直接关系,电流导线的横截面越粗,电流传输距离就越远,因此直流电的传输距离会受到电流导线粗细的限制。

三、将课堂搬到教室以外,走到生活实践中

电工学自1984年被编入职业院校教材以来,一直在经历不断的演变,但是多数电工学教材始终以电工测量以及用电安全两个模块为主。用电安全模块主要涵盖了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部分,而当前社会中现存的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精密仪器与仪表的测量技术基础必须建立在电工测量之上,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电工学教材内容发生了些许变动,而其中的部分教材表示,安全用电知识更为重要。电工学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生产制造、能源开发领域的基础知识技能,其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高职电工学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科技研究新动态,将现实中的科学技术切实应用到高职电工学的实际课堂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高职电工学课堂教学局限性较强,而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电工学教学难以实现当前国家提倡的“通过实践而学”,高职电工学教学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发展战略,将电工学的教学场所从单一的课堂室内转变为社会实践中,与相关企业或者产业性经营实体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电工学专业人才提供优质的上岗实践环境[2]。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什么是“通过实践而学”,“通过实践而学”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得相关知识技能。其次笔者针对“通过实践而学”理念对当前高职院校电工学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影响作出论述。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高职电工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坚,全书海,徐文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研究及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9):70-71.

[2]周晓丹,王林,高庆华,程春雨,孙鹏.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下“电工学实验”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01):22-25+4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