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

2019-09-10 23:05苏磊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校企合作必要性

苏磊

摘 要:加强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只要找到双方的利益点,还是能够实现合作的。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利益出发,大胆探索,努力做好校企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校企合作;必要性;发展前景

1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1 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由长期存在的规模过小不能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转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即由数量问题转为质量问题。为此,进入21世纪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校企合作就是企业将自己的用人需求传达高等院校,院校针对企业需求来开发培养人才,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校企合作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1.2 校企合作的模式

1.2.1学校将企业引进学校

企业将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实习基地的建立、顶岗实习式的培养模式,在校内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解决学校需要花费巨资来建设实训场地的麻烦,又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做到合作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

1.2.2校企互动模式

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制定教学方向及教学内容。学校利用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结合合作企业发布的最新人才需求资讯来开展特色课程,共同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由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的特色专业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学生会在就业市场上收到企业青睐,为自己以后工作留下良好的基础。

1.2.3“订单”合作模式

校与各个企业签订协议,进行订单式培养、定向就业,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对口安置,消除毕业生就业不对口,大学所学内容无法得到应用的弊端,同时,学生报到时需要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及要求来接受培训,真正做到学习与就业同时进行,让学生减少后顾之忧。

1.3 校企合作的原则

坚持诚信合作。学校和企业都要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优先择生、技术服务等方式合作,以诚实的态度建立起合作。任何合作都存有诚信问题的存在,学校和企业都要讲诚信。学校要以学生的利益出发与企业谈合租、作,一旦双方同意,就必须遵守。学校应该坚守诚信的原则,一旦发现有任何的问题出现,应该与企业及时沟通,杜绝违约的现象发生。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建议

2.1 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政策保障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根据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政策,明确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校企合作的运营管理机制等。第二,健全政策制度。一是建立交易成本及补偿机制,保护好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制定鼓励激励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三是建立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制度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定期进行校企教师互聘,对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嘉奖。

2.2 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第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资源管理优势,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指导校企合作有序进行;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构,与学校与企业配合,明确管理中各方的责任与义务;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教育改革、教职选拔等政策。第二,高校明确主体地位。高校应积极与企业接洽,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与方向,并适时对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适当放宽管理权限,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管理;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摸索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要参与到招生就业,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建设当中,积极与学校进行教职互聘,提供一些在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教学任务。

2.3 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信息的缺失与不对称已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快速发展的技术性障碍。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環节。面对校企双方信息的缺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和市场的供需对接作用,由政府牵头,各行各业和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建立一个及时汇聚企业和高校的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的网络平台。并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运营管理,开展工程人才需求预测,向校企主体提供精准化的实践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科学调配校企资源,彻底解决校企双方的信息瓶颈。

2.4 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能大赛

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引用企业内部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工程人员对在校学生进行技术性指导。这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实践能力水平,让这部分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学导师,将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有很大帮助。

3 加强校企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3.1 学校层面

几十年以来,全国的大学一直在实行扩招,但是大学培养的学生质量却没有得到提高,甚至下降了。有一个不争的社会现象,就是现在读个很好的大学甚至都不如很多年前的大专或者职业院校了,这个现象就不得不追溯到全国大学生都经过的一场高考,为了在这场高考的“战役”中胜利,我们不得不接受应试教育,学生已经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学生们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反复的练习和背诵强制自己记忆,顽固的认为课本上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从而缺少了很多实践和动手能力。大学更加提倡的是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被动学习的学生直接跨到一个提倡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导致很多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学习品质直线下滑,很多学校的实习和实训条件有限,更加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3.2 企业层面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高等学校通过企业合作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可以侧重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校企合作能引进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到学校中,进行整合资源开展新的教育方式,提高学校的实训实践能力。

3.3 国家层面

国家、省、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指导方针和原则,虽然细部的政策法制和实施细则还有待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市场迫切需要专业的技能人才,同时传统教育注定被摒弃,新的教育体制会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逐渐凸显其重要的育人作用,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纲要”不仅明确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还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完善提出切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立平.民办高校改革创新实践与思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3.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校企合作必要性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