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蓝球运动员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训练

2019-09-10 23:05谢义平 杨静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投篮教练员状态

谢义平 杨静

摘 要:篮球运动有着较强的对抗性,并且要求团队配合。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需要做好战术意识和心理状态的训练。战术意识,即青少年在参与篮球训练中,能够积极地融入团队当中来,在团队协作和配合中形成良好的战术素养,取得团队比赛的胜利。同时,心理状态也是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心理状态的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引言

篮球比赛机制的变动,运动员在耗费许多的身体能量的同时也要耗费许多心理能量,由此心理素质训练渐渐被人们所重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也不再单单只靠体能、运动技能来决定。因为心理上的紧张和情绪上的转变,致使很多有实力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直接制约了其技术水平的施展,进而造成比赛的失利。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1 锤炼基本动作,增强意志力

要提高篮球能力,最主要的还是要训练基本动作,只有夯实基本动作才能在篮球比赛中游刃有余。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训练,尝试努力克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先突破短期目标,再攻克终极目标。在训练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提升,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言放弃。篮球基本动作包括投篮、运球、传球、三步上篮、蛇行跑、转身投篮等项目,每一个基本动作都需要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强化记忆,让动作不再走形。在训练中,我鼓励学生展开反复练习,让自己掌握更标准的投篮动作。此时有学生抱怨:“我的投篮似乎怎么都投不准,我不想训练了。”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我对其进行开导:“你知道吗,不少著名的球星在训练时都是十分刻苦的,科比会每天连续投篮一千多次,而著名的乔丹也是如此,他会反复训练一个动作,直到娴熟为止。老师相信你会学习自己的偶像,他们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该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再次展开训练,此时我指导其动作,纠正其在投篮过程中的问题,让其注意将力量从足部传递到指尖,并注意投篮的角度和位置。在反复训练中,学生克服了障碍,提高了意志力,投篮的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指导学生训练基本动作时,我常常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明白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篮球比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就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学生的意志力可以得到提升,发展优秀的品德。

2 提高运动员准备活动的积极性

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以运动员为主体,教练员为主导,两者相互配合,训练效率才会提高。根据目前准备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教练员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有待提高。教练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保证准备活动的时间,尽量不要让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适当地增加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时间。(2)教练员要多学习、多创新,根据训练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新颖、有趣、运动量适宜的练习,提高学生练习兴趣。(3)每次准备活动时间,教练员要在现场监督运动员认真完成全套动作,严明训练纪律,要求每个动作准确、到位。可以让运动员轮流带操,对表现优秀的运动员进行表扬,对运动员的不足之处耐心指正,随时给运动员提供指导和帮助。(4)教练员在安排准备活动时,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有伤病的和生理期的运动员要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运动量及强度。教练员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运动员的主体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他们的行为得到强化,训练的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强,并且运动员之间都可以起到连带效应,让整个训练氛围变得更好,从而提高准备活动的效率。

3 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心理状态训练策略

3.1 优化心理训练内容

(1)目标训练内容。目标是训练要达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心理训练内容方面下足功夫,保證训练目标的明确。可先建立小的训练目标,并逐步实现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调节,使得运动员主动参与训练。(2)意志和个性品质。虽然篮球运动本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但在长期的技术和战术训练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难免会出现消极的心理与情绪,对篮球训练感到迷茫。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在开展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充分肯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自身的个体价值,并鼓励其能够长期坚持篮球训练,在良性引导的训练中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意志与个性品质得到锻炼。(3)心理调整能力的训练。作为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运动员的心理调整能力,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健康成长。赛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何做好信息的筛选和心理状态的调节,成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这也是当前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心理训练的核心要素之一。从以上心理训练内容来看,相较于传统单一的心理训练方法,新时期心理训练的侧重点更明确,丰富了心理训练的相关要点。

3.2 制订心理训练方案

心理训练方案的制订,是对篮球运动员开展心理训练的核心要素。首先,教练员要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状态有明确的了解,可借助一些心理测试的问卷或者访谈的形式,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参与训练中潜在的心理训练障碍进行系统分析,做好前期基本情况的把握与摸索。其次,融入多元的心理训练方法。当前有关篮球训练中的心理状态训练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能够被应用到心理状态调节当中的方法有限,如当前较为流行的VR技术,则可以借助技术本身带来的便捷性,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调节的方式之一。VR技术能够营造一个虚拟的环境,通过虚拟环境的开发和设计,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临其境。当然,为达到心理状态调节训练的目标,需要对赛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模仿,从而使得运动员在使用VR设备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锻炼。结合VR技术的虚拟环境,还需要在实践中做好心理调节,锻炼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抗压能力。最后,做好心理训练内容的评价。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训练,要做好科学的评价,并结合评价的结果完成对训练方案的优化,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结束语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要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到战术意识和心理状态2个层面。战术意识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感受到篮球这项团队型运动的魅力。心理训练方案的制订,要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支撑,从而保证心理训练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博文.心理训练对当代大学生篮球运动的重要性[J].商,2015(12):297.

[2]李思谕.浅谈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训练与调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2):57+59.

[3]高立成.浅析篮球运动中如何安排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2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谢义平、男、四川宜宾、1969年11月09号、本科、副教授

第二作者:杨静、女、四川眉山、1972年01月29号、研究生、副教授

猜你喜欢
投篮教练员状态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看着自己
智珠二则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今天你投篮了吗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投篮王和盖帽王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