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与对策探究

2019-09-10 00:41覃霄志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设计

覃霄志

摘 要: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是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机场定位的重要环节。目前,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行业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具体阐述在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布局;交通枢纽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航空出行需求也在明显增长,相应的对于机场通达性和便捷程度日益关注;交通强国建设要求逐步加密机场网建设,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民用机场在最初的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保证质量,避免影响到所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布局和完善,不可否认,目前在机场规划设计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充分衡量多个因素。

1.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1.1 城市发展与机场发展空间出现冲突

受到城乡规划影响,一般民用机场选址都会远离市中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区范围不断扩张,机场位置从城市周边变成城市内部。对于机场建设项目来说,土地需求量大,机场净空及噪声影响又限制了城市发展空间和密度;而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土地同样稀缺且宝贵。民用机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对人口、资金、产业产生虹吸效应,助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会与城市发展产生土地、环境冲突。为了化解冲突,有些机场不能实现效率最优,有些机场跑道需要采取降效措施,有些城市无法平衡城市发展与机场发展的冲突,选择迁建机场至更远的位置,但是相应的规划、建设、地面基础设施配套又要重新开始。民用机场规划设计难度明显提升。

1.2 机场内部的规划布局并不完善

机场规划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多样化需求,这也是设计的重要目标,过去关注航空器安全运行、高峰小时处理能力,随着民航体制改革深入,机场各业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机场设施规划布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机场提供运行空间、实施统一管理,航空公司为旅客、货物提供空中位移服务,驻场保障单位提供支持、保障服务。各环节紧密配合,任何一方资源不足、运行效率低,都将影响机场运行效率。受历史因素影响,在一些机场的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各航空公司生产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服务质量和效率差异大;有的航空公司基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后期新增项目规划难、扩建难、新技术应用难;有的单位驻地远离服务场所,运行成本高、效率低;机场设施未分区布置,旅客、物流、生产等交通混流,运输效率低。这些问题均会影响机场整体服务质量、运行效率,最终影响旅客、货主体验、交通方式的选择乃至民航产业发展。

1.3 民用机场与其他交通类型衔接不流畅

一些早期规划设计的机场,往往在最初仅考虑普通公路衔接,最多增加高速公路衔接。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机场逐渐成为地面交通的孤岛,民航运输不再是城际中、长途交通方式的最佳选择。于是在机场改扩建过程中,纷纷增加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由于机场规划布局先天条件限制,大多数航站楼与其他交通方式站点衔接不顺畅,旅客换乘距离长、耗时多,出行体验差。

2.机场规划设计的对策

2.1 机场规划设计要融入城鄉规划中

21世纪初,我国民用机场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接机场管理,更重视机场,提出了各种类型政策辅助,促进了机场数量的增加,民航运输的增长态势良好。但是新建、改扩建机场需要较长周期,一旦建成往往难以修改,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为了准确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站在城市发展、城乡规划的角度去审视问题,需要机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融合,避免资源冲突;要兼顾土地、水、交通等资源承载能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总之,机场规划设计要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2.2 合理功能布局

要重视旅客、货主以及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这些用户的体验度。采取功能分区,同类设施集中布局,旅客、货物、生产等各类交通尽量避免混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使资源动态匹配生产需要,给未来留足空间,使新理念、新技术有条件落地。

2.3 构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

以机场为中心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是未来民用机场规划设计的重点方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和货主对航空运输时间和效率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改善机场地面交通衔接体验是人民的期望。应注重与地方交通规划衔接,将机场内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的上下客、货节点集中立体布局,解决“最后一公里”衔接不畅问题;注重不同交通方式建设时序衔接、空间预留问题;注重换乘流程、引导标识衔接问题。让机场呈现出多层次的立体交通运输结构,真正融入地方交通网络。让旅客流进出机场更加安全、便捷,让货物流进出机场更加顺畅、高效。

2.4 完善编制机场规划工作机制

机场的规划设计不仅仅依靠设计单位,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驻场单位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浪费,让机场最大化发挥价值。相关主体都要参与机场规划设计,由机场管理机构调和各方诉求,这样才能够使设计成果让各方满意,也能避免机场资源利用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各类用户的满意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民用机场网布局不断加密,相应的各地机场新建、改扩建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机场规划设计不仅仅影响到内部布局优化,也会影响到与整个城市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场建设品质和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转变理念,以健全的工作机制去规范规划设计工作的展开,明确定位各方参与者,促进机场规划设计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师雁宏.智慧机场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3):98-99+102.

[2]吴媛媛.我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问题思考与建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6.

[3]高宇峰.智慧机场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要点与分析[J].民航管理,2018(10):54-57.

猜你喜欢
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设计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措施研究
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与优化思考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浅析民用机场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