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探索

2019-09-10 12:55林望南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实践开放性教学

林望南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进入新时代,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显现弊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应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开放性教学。老师要跳出传统教育的束缚,利用现代工具丰富课堂内容,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有效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46-01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分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情况,使其积极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提高学习效率。

1.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充分利用网教通等现代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理念,道德为维持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支撑,法治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强力的保障,二者在治国理政中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以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习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往往感觉枯燥无味,没什么学习兴趣,以至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是课堂主体,一般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极少数的学生会进行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学习到的只是教材里面的一部分知识,没有发散性的創新、创造。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授课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区分好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好课程,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一套具有特色的、新型的、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授课教师不能单单讲解教材里面的知识,照本宣科,充分利用网教通等现代网络平台教学资源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网教通帮助老师与家长之间实现高效在线交流互动,及时向家长推送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等情况,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情况,与老师合力教育孩子,事半功倍。网教通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样也提供情景化、炫酷3D/VR资源,创设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使知识点更易被学生理解。网教通等现代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学情报告,通过可视化数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特点,从而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自我的学习激情迸发学习动力,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

2.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教材里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给学生味同嚼蜡的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一讲解教材是空洞无味的,授课教师应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甚至深度探究问题,达到认知的新高度,使知识点更好地被学生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农村初中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道德与法治方面可能较少,老师更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使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遵守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相关的道德知识和优秀品质,从而不断改变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生动有趣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较好,学生对贴近生活的课堂也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明白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优秀的道德品质也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作用,以达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可能会比较欠缺,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单一,容易产生误解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老师可以着手于其不被关注的小细节,找到学生更感兴趣的话题,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发言,积极讨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老师通过寻找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且发掘自身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使学生对学习的激情与欲望源源不竭。没有脱离实际的理论,也没有脱离理论的实际,密切联系实际的教育更加有意义,密切联系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开放,更易于接受易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3.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增强自信心,锻炼语言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放性的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生动,为学生营造向上奋进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息息相关,并起着重要作用,有效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仲米霞.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1):2.

[2]岑开惠.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J].中外交流,2018,(43):92.

[3]申永湘.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014):P.16-16.

猜你喜欢
有效实践开放性教学
初中思品学科的开放性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探讨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中开放性教学的应用及探讨
中职学校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研究
基于数学开放题的开放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