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育读 阅读阅美

2019-09-10 07:43宋会臣
颂雅风·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牛魔王悟空扇子

我们13名教师参加了海淀区新教育阅读实践研讨会暨定慧里小学“全科阅读”成果研讨会。我听的一节是马文君老师一年级语文阅读课——《三借芭蕉扇》。

孩子朗读了《向着明亮那方》,朗读了自写小诗《我爱……》《我的妹妹》《四季》《我的学校》,阅读课在悦心、自信的朗读声中开启。师生谈话中引出共读书目《西游记》,点明作者,并着意突出这部著作的经典性(不光中国人看,外国人也喜欢看,故事内容不光出版成了书,也编演成了电视剧、电影、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

一、板书课题《三借芭蕉扇》

二、故事激趣

师:三次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什么是相同的,什么又是不同的?

孩子们:相同的是孙悟空都是向铁扇公主借的,不同的是每次借的方式不同。

师:每次借的方式不同,表现了孙悟空是怎样的人呢?理由是什么呢?

自然中引出“品人物个性”阅读目标。孩子带有自己读后词卡,也注目着同桌的词卡,氛围中把孩子带入“交流”读书感受,“分享”读书成果兴趣中。

三、品人物个性(交流读书感受 分享读书成果)

孩子1:孙悟空是个有礼貌的人。(请大家跟我翻到第七自然段:见到了铁扇公主,知道向她问好。黑板上贴“礼貌”词卡。)

(出示课件背景文段:“嫂子,悟空在此行礼了。”)

孩子2:孙悟空是个很有情义的人。(第一次借芭蕉扇,很有情义地向铁扇公主行了个礼。贴“有情义”词卡。)

孩子3:是坚持的人。(请大家看 18段:因为悟空借不到扇子,他化作一阵风,跟在牛魔王后面,想办法把扇子借到手。)

师:想办法去借,是坚持吗?请坐,再想一想,但是,你举起了手,真棒!

孩子4:还有一个词:聪明。(孙悟空借不到扇子,没有脱离开,他就跟在他后面,没有走。我觉得这点很聪明。)

孩子5:是智慧。(悟空知道变成了牛魔王的样子前往芭蕉洞。)

师:“聪明”和“智慧”,觉得哪个合适,为什么?

孩子6:严格意义上是“智慧”。

孩子7:我觉得聪明不应该放上去,因为“聪明”比较适合小孩用,“智慧”水平更高些。(会场响起了笑声、掌声。)

孩子8:我也觉得“聪明”不应该放上去,“智慧”比较具体些。

师:聪明指的是记忆力,我理解你的话,你的意思:智慧在此基础上又上了一层,是比较灵活,遇到问题会灵活的处置。在这里是“聪明”还是“智慧”?

孩子齐声:智慧。

孩子9:我觉得孙悟空是智慧的人。(请大家跟我翻到27段:因为他看到牛魔王变成大白牛,他就把金箍棒变得更大。)

孩子10:这里我觉得不是“智慧”,而是“力大无穷”。(因为他把金箍棒变得很大,还能拿下,所以是“力大无穷”。)

孩子11:有感情朗讀。

孩子12 :有感情朗读。

(课件背景文段:孙悟空冷冷一笑,抽出金箍棒,把腰一躬,大叫一声“长”就长得身高万丈,跟像太阳和月亮,两条腿呀,就像两根擎天柱!他手执无比的金箍棒,向牛魔王当头打去。)

师:读出了“长”的气势,我得压倒你。

师:看看你的词卡,还有没有?

孩子13:是个有智慧的人。(孙悟空见铁扇公主在洞里喝茶,他就变成一只小虫子,让铁扇公主喝下去,不忘把她痛打一顿。)

孩子14:他藏在茶叶底下。

师:那个词?

孩子14:藏在。

孩子15:如果不藏在那,铁扇公主就不喝下去。

孩子16:还有“悄悄低飞过去”,不然铁扇公主看见了,就会把他打出去了。

孩子自由读

(课件背景文段:悟空随即变成一只小虫子飞进洞中,见铁扇公主正在厅里喝茶,便悄悄飞过去,藏在茶叶之下,让她不小心喝进去。随后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现出了原形,左踢右踹。)

师:还有吗?没有说的词卡。

孩子17:我觉得悟空是个本领大的人。(请大家跟我翻到12段:悟空被芭蕉扇扇到灵吉菩萨住的小须弥山,看到了灵吉菩萨,悟空想找他求助。灵吉菩萨说,要是扇人也得扇个十万八千里。大圣算是有本事,才被扇出五万里。)

孩子18:我觉得悟空是个诚信的人。(请大家翻到32段:因为悟空说过借过来后要还给铁扇公主。)

孩子19:他很有诚信,因为他借完了她的东西还给她了。

师:做人要诚信,既然借了就要还!太棒了!

师:还有吗?你们的词卡好多呢?

孩子19:我觉得悟空是个神通广大的人。(大家跟我看第8段:铁扇公主抽出宝剑对悟空的头一阵乱砍,砍得她手都麻了、疼了,悟空一点事都没有。)

孩子20:还有一段可以表现悟空的神通广大。(跟我看26段:牛魔王变天鹅,悟空变猎隼;牛魔王变黄鹰,悟空变乌凤;牛魔王变白鹤,悟空变丹凤。)

孩子21:悟空变得是专门降服牛魔王的。

师:悟空变这变那,那个词表现悟空的神通广大?

孩子齐声:降着。

师:还可以用那个词概括?

孩子20:本领大。

师:“神通广大”“本领大”哪个词更合适?“本领大”是有本事。“神通广大”能变来变去,有法术。悟空能有七十二变。

师:还有吗?你说,孩子。

孩子21:我觉得悟空是个急躁的人。(请大家跟我翻到22段:悟空借到扇子以后,路上想试试扇子的威力,练口诀。只知道变大的口诀,不知道怎样变小,所以他只好扛着扇子往前走。)

师:是急躁,你怎么说,孩子?

孩子22:牛魔王向他借,他没有用火眼金睛识破。

师:他为什么不识破?

孩子23:因为他急躁,借了扇子情绪激动而又骄傲。

师:“急躁”能贴到这儿吗?

孩子齐说:能。

孩子24:不能。急躁是缺点,其他的词都是优点。

师:嗯,不能贴到这儿,又不能扔掉,不管人也好,神也好,都有着优点和缺点,咱们贴到这儿。

师:还有吗?

孩子25:我觉得悟空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们知道了火焰山的火特别大,他们很担心将来怎么灭,而且他们借了扇子之后,不是只扇一下,扇两下,而且直接扇了好多下,直接把火扇灭了。而又不是只扇一下、两下的。)

师:这里以前是什么样的,这儿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血肉之躯就连钢铁也都化成汁。所以是有爱心的,把火扇灭了。太棒了!

孩子26:我觉得悟空是善良的人。由于火焰,村民们日子很苦,听到芭蕉扇能灭火,悟空想帮助他们。

(课件背景文段:那罗刹女道:“若要除根,只要连扇七七四十九下,火就永远都不会复燃。”悟空使足力气,照着山上连扇了四十九下,只见那山上大雨淙淙。

那山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别说是血肉之躯了,就连钢筋铁骨,到山上也都化成汁了。)

师:就两次机会了。

孩子27:悟空是艺高人胆大的人。铁扇公主砍他头的时候,悟空笑嘻嘻地把头伸了过去,所以是艺高人胆大的人。

孩子28:悟空是自信的人。第一次借扇时,他们知道铁扇公主是红孩儿的母亲,悟空担心因红孩儿的事情借不到扇子,他很善良,仍然腾云驾雾去借了。

四、续写“四借芭蕉扇”

(一)学生续写

(二)学生展示续写

孩子1:如果悟空没有借到芭蕉扇,会去找观音求助,让观音帮他想办法。

孩子2:如果悟空没有借到芭蕉扇的话,他会到女娲那借一个五彩石,用五彩石这个玉石去换她的芭蕉扇。

孩子3:如果悟空在三借里面没有借到芭蕉扇,他就会变成唐僧去向铁扇公主赔罪,铁扇公主有可能借。铁扇公主生气地说:“那泼猴害我母子分離,三番五次骗我宝扇。”唐僧说:“若公主借我扇子灭了火,就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唐僧借铁扇公主思念儿子的情义,去求观音菩萨,让她们母子相见,铁扇公主就会把扇子借给他。

师:世间万物,母子之情,妈妈真的是百分之一千地去爱你,不借芭蕉扇,是因为儿子,借芭蕉扇,是因为儿子,儿子出现了。太棒了!

作业

按照阅读的方法再来读一读书中的其他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每一个鲜明的人物。(必做)

积累精彩词语不少于10个。(选做)

继续完成续写《四借芭蕉扇》。

结语

感悟:马文君老师采用“交流读书感受,分享读书成果”形式给孩子创设了愉悦开放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读经典、善积累的好习惯。

孩子交流个人感悟,初步知道人物个性特点;孩子分享读书成果,能够抓住细节(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故事情节)进行人物特点品析。

重点词语:“藏在”“悄悄飞过去”“降着” “聪明”与“智慧”比拼 “神通广大”与“本领大”较量。

重点句子:悟空大战牛魔王的排比句。

故事情节:那里的村民很苦,铁扇公主是红孩儿的母亲,不知道变小的口诀,扇七七四十九下,火焰不会复燃。

同时,孩子说的时候,指导朗读。致使孩子阅读思维、表达能力不是东扯西拉,话有分寸,语有伦次,知情知理, 把握阅读重点不只注重人文要素,更注重的是的是语文要素(语文的工具性)。忽想起《西游记》第一回中,花果山孕育“石猴”的那种环境:“有芝兰相衬,受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试想,这样一群可爱自信的一年级孩子,到六年级,到高三,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

马文君老师说,自己在领读孩子阅读第一年里,年终、升级考试中全校倒数第一名,可到孩子六年级毕业时,全班孩子都被海淀区最有名的初中提前入取。六年的岁月,我们体会着马老师“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执着,坚持,才有奇迹。

作者简介:宋会臣,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邢台市语文学科名师。现供职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龙泉寺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牛魔王悟空扇子
“帅”悟空来也
牛魔王
哪吒失手
让魔王消失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做妖不能太牛魔王
悟空戏八戒
扇子
缘来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