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核心经验”,优化“园本课程”

2019-09-10 07:43胡小双
颂雅风·下半月 2019年5期

胡小双

摘要:文学想象是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意境的重要工具,它贯穿幼儿文学作品学习的整个过程。幼儿在倾听和阅读文学作品时,会自然地跟随作者的描写、抒情、叙述形成相应的画面形象。本文中以大班《我的妈妈会魔法》的活动为例,来阐述文学想象是幼儿需要学习与发展的语言核心经验之一。

关键词:语言核心经验 园本化课程 学习与发展

一、过程呈现

(一)素材的确定——绘本《我的妈妈真麻烦》

“我”的魔法妈妈是一位女巫,她与众不同:她的帽子简直是一所小小的动植物园;她骑着扫帚送“我”去上学的情景,谁见了都会惊呆;她热心为学校烹制的蛋糕,让与会者大倒胃口、毛骨悚然;她好意想跟家长们开个玩笑,却在无意间把他们变成了难看的青蛙;她在家养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宠物,没有胆量的人还真不敢踏进那座魔幻般的城堡……

“我”妈妈与别人妈妈有很多不同之处,于“我”来说,她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于别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直到大火来临,“我”妈妈将学校从熊熊烈火中拯救了出来,人们才直到她的善意。

我们该如何基于这样的绘本素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呢?

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对语言核心经验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尤其是其中的文学想象,并结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对绘本进行认真解读,提出了相关的锦囊意见。

(二)锦囊1:理解与把握经验

1.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

理解是幼儿认知一切事物的基础,从幼儿的心理特征出发,通过激发其想象力帮助其理解文学内容,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帮助其培养文学素养。文学内容虽寓意深刻,但放到特定的意境中能够帮助幼儿理解相关内容,而文学想象的核心就是意境的营造,在意境中领略文学之美。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初步根据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想象出新的内容或情节。

2.儿童核心经验发展的成长需求

西方作家会写出很多让人想象力飞起来的科幻经典作品,如《哈利波特》《魔法灰姑娘》等。其实,我们的孩子对魔法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少会有意识地给孩子创设一个可以无限展开、自由驰骋想象的境地。

(三)锦囊2:设计与阐说组织

1.对绘本内容的删减。

在故事中,“我”的妈妈奇怪而特别:她会把爸爸装进酒瓶,还会把别的小伙伴的爸爸妈妈变成难看的青蛙,她因此遭受到许多非议、鄙视和冷落,也为此带来了诸多麻烦。那么,这样的“麻烦”妈妈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我们在不改变绘本原主题内涵的同时,将庞杂的、无关的、负面的,离儿童有点远的内容进行删减,提取了体现女巫妈妈奇特好玩的故事情节以及引发情感冲突的故事情节片段。

文学想象的体现在整个活动中有四处:关于小男孩如何上学的想象;想象女巫妈妈的家是怎么样的;想象在女巫家里可以干些什么;想象学校着火了女巫妈妈如何救火。

在这四处文学想象中“想象学校着火了女巫妈妈如何救火”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之处,可以引发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2.对文学想象情境的渲染

我们根据绘本的主基调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营造了具有神秘戏份的音乐烘托,结合着想象的魔法宝物,伴随着于语词、肢体,充分将儿童带入到了一个想象的境界里,自由驰骋地进行想象表达。

二、反思

(一)What?教什么——核心经验定位

基于原绘本内容的解读与思考,我們在不改变绘本原主题内涵的同时,把最能链接孩子想象的内容、戏剧冲突最强烈的事件做了加工和取舍。打破被图画书所束缚、困顿的现状,大胆尝试素材为我所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孩子始终能够进入到文学作品所给她创造的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想象空间里,且让孩子们能有逻辑、富有情感的进行想象。

(二)Who?教谁——儿童经验的理解

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情境中投入地进行想象和学习。其次,基于儿童学习发展过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引出魔法主题—提供想象支架—迁移想象经验”三个环节,助推幼儿围绕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层层递进。第三,在文学想象的过程中,不但要给予儿童想象的满足和愉悦感,同时还需要传达给孩子那一份美好的社会性情感教育,即接纳和认同特别的人。而最终,自然激发儿童对自己妈妈满满的爱,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需要为学前儿童创设多元化的文学想象机会,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推动儿童文学想象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自由超越地想象、切身体验地感受、情思一体地表现文学想象的魅力,在理解上创造,在经验里想象,在想象中表现!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刘占兰.让探究动物的活动充满爱和发现[J].幼儿教育,2018(9).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城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