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析

2019-09-10 14:15戴冬萍
成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信息技术

戴冬萍

摘 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析,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培养着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观念更新、技能提高及思维改善,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对构建过程有趣、内容有用、评价有效的高效语文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理论基础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信息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改变外部因素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转为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主动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气氛,能够把枯燥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看得见其效果,听得见其声音,感受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结合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方式,例如:直观的影像,生动的图画,艳丽的色彩,悦耳的音乐等,充分将语文知识传输给学生,展现中职语文的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日常交流等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式、探索式、协作式学习的跨越[1]。

2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结合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上老师“独奏”的情况,融入新的科技元素,将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到更高水平[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中职语文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等优点,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让语文课堂更有灵气。

2.1 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枯燥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会将这些形式有机结合。这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化抽象为直观,拨动学生心弦,将语文知识鲜活的展现在课堂上,使其受到教育和感染。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对文化课没有兴趣,在传统语文课堂上常常有走神、睡觉等现象。而多媒体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集“声、色、画、乐”为一体,能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其物,其景,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刺激学生的兴趣点,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积极探求未知知识。

3 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

3.1 利用声音和图像,提升文本诵读质量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优美的文章,对于教材中的诗词文赋,需要学生仔细品味,而高质量的诵读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种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比任何枯燥的讲解都好,不仅节省了老師的精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诵读过程中,给文本配上声音和图像,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优美的氛围里体会到文章的真正含义。在这种意境中,学生对课文的品读能力就会日益提高。

3.2 搜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上老师对各种资料有着绝对掌控权,信息化教学下,老师掌握的资料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与学生们分享;学生也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比如:作家其他作品介绍、作品写作背景、作家所处时代等等,不仅使学生学习得到了便利,还加深了学生对作家的认识,以及对作家的了解,逐渐养成了学生勤学好问、善于交流、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3.3 通过联想,激活学生思维

中职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因此利用生活中的艺术手段,将干瘪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生活中的事物,这样更能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例如描述秋天的场景,以及人当时的心情时,马致远则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表达,看似写景,时则表现出作者的当时心情[3]。在教学中可通过一支乐曲、一幅图画来表现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种多样式的联想增加了课堂的情趣,增添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3.4 互联互动,加强交流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进行全面互动。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互动,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互的对象和工具也很多,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在课外进行的学习,比如课本话剧等,学生可以通过邮件、bbs、慕课等工具,选择教师、同学甚至网络专家进行交流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5 评价方式多样高效

传统语文课堂的评价方式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评价面窄,一般经过作业布置、完成、批改等步骤,时间长,达不到及时评价的效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可立即形成评价,及时得到反馈。如利用雨课堂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课中-课后设置相应的测试,而后台数据采集会帮助教师分析课程数据,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教学。

4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多媒体只起辅助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有效结合,立足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语文教学。

课题名称: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编号:FJJK18-740、

参考文献:

[1] 张艳涛. 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辅助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J]. 科学咨询, 2017(53):225-226.

[2] 汪志敏.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7):96-96.

[3] 刘欣. 浅谈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职业, 2015(11):128-12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中职信息技术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