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2019-09-10 14:15刘钰
成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刘钰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多媒体的视听功能、互联网资源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导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搭建“家校合作”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能力而设立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特点,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如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视听功能,不断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教师教学的内容更加逼真和具体,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的意义及其对策。

1 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整合的价值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 多媒体视听功能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其视听功能,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教学,教学手段的制约,难免会使课堂教学显得相对枯燥和乏味。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强大的视听功能,能够直观地表达语言文字难以描述的知识点,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视频教学手段的运用,刺激学生的视觉和感官,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建设美好祖国”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干巴巴地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化的知识点,学生听起来势必会感到格外的枯燥,同时也不利于强化祖国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的播放,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刻感知国家强化于自身而言的重要性,让学生为自己的祖国骄傲和自豪。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学第一课”,剪辑视频片段,让学生深刻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树立建设美好祖国的伟大愿景。由此可见,相比较过去干巴巴的知识讲解而言,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手段的视听功能,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1.2 互联网资源优势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拓展教学内容已经不再是难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中,教师需要拓展教学内容时,途径更多、路径更广,不再是以往的需要跑图书馆、翻阅教参的模式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立足教学内容,搜集、筛选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视野的知识。正如上述的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纪录片或者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都是教师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拓展教学内容的最好案例。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强大资源优势,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融入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等,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

1.3 信息技术有利于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已经不再 “唱独角戏”,“家校合作”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诚然,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是第一位的。正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要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育人功能,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仅仅限于不定时的家长会。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家校”之间沟通的壁垒,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校园网等,通过搭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等,为孩子思想、行为等的塑造奠定基础。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有效对策

2.1 整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形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而言,导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优化课堂导入效果。在导入方面,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图片、歌曲或者是小视频等,取得好的导入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消费和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时,就借助了一个小品片段《太后大酒楼》的播放,这种富有趣味性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视频结束之后,教师这才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的那些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引入真正的教学内容,取得了好的教学导入效果。

2.2 整合微视频,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微视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整合微视频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整合微视频手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借助视频《面对面:致命的欺凌》为依托,让学生对交友、对自我保护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的视听功能、互联网资源库等,不断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视野,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顾胜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J].科幻画报,2018(09):135+13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