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源 春风化雨

2019-09-10 16:38宁小玲
成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自我管理班级管理

宁小玲

摘 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求班主任践行“以爱为源、春风化雨”的原则,积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小学班级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管理方式的科学性,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彰显班级管理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自我管理;创新管理

1 前言

小学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班级影响。而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要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综合发展,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管理工作,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全其人格、思维与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为此,班主任应该以“爱”为切入点,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2 班主任应以爱心亲近学生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爱”是班主任优化管理方式的主要“工具”,更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以爱为源、春风化雨”的基础上,班主任应该运用“爱”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温暖阳光的沐浴下健康生长。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课上班主任与学生共同交流、探究,课下则与学生一起参加游戏。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强化对班主任的信任、尊重。如果某一天学生发现班主任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将会主动上前询问、关心。此种用爱心亲近学生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1]。

3 尊重学生地位实现自我管理

3.1 选择班级干部

以往的班级管理中,虽然班主任同样重视班干部的作用,但是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可以对选择班干部的方式进行创新,即运用轮流制的方式选择班干部。基于此,能够为更多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促使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轮流制的过程中,必须细化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班干部,将会失去选择的效果,不利于强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对此,可以设置以下班干部选择标准,如端正的学习态度、热情的集体服务行动、爱憎分明、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等。

3.2 设立班级干部

以轮流制为基础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要求班主任对干部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实际上,为了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可以在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等传统的班干部之外,设置一些新型的干部职位,如某一学科的组长、小图书管理员、值日组长、小小领读员、领操员等。同时,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班级干部自我选择的空间,调动其管理工作的自主性,从而让所有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在这一前提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班级生活,并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践行“以爱为源、春风化雨”班级管理的原则。

3.3 重视班主任导岗

在构建班级内部班干部队伍以后,班主任应该定期对班干部进行思想引导、教育。基于此,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义务,主动处理好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如果班主任发现班干部出现自满、自负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使其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问题。对于班干部能够自主完成的工作,班主任应该主动放手,为其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避免出现代办、包办的现象。如果班干部在管理中遇到困难,班主任可以给予帮助、指导。例如:在元旦联欢会的活动中,班主任可以交由班干部对活动内容、时间等进行设计与编排,引导其掌握管理、办事的本领。

4 以身作则树立可亲形象

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并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班主任必须树立一个可亲的形象,践行以身作则的原则实现班级管理的目的。基于对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均具有公正、民主、爱心、好学等良好的品质。为了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平等的原则,强化小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心目中的三好学生、魅力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小组长、班干部等。基于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管理工作的民主性,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镜子,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心灵的净化、个性的养成还是人格的生化,均与班主任的言行存在紧密关系。由此能够发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以身作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甚至可以将传统有形的班级管理形式化为无形,强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5 丰富活动创新管理方式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诸多小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积极性的思想,但同时也出现了多方面的缺点。例如:小学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等。面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在推进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使其在学习、管理期间主动弥补自身的不足。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情感都能够得到升华,并对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项目,如体育活动、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故事会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创新班级管理的形式[2]。

6 协调各方关系提升层次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责任。如果僅仅依靠学校一方,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协调好学校、家庭、社区的关系。实现对小学生的共同管理、教育,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例如: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活动。在会议中,可以与家长分析小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管理方式,同时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在诸多家长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彰显班主任的桥梁作用,深化班级管理的效果。

7 张弛有度实现量情转化

处罚是班主任实现班级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学生没有明显进步、自制力较弱的其情况下,班主任常常出现说服教育失效的思想。此时,便于依据既定的校规、班规等制度内容,实现对小学生的处罚,目的是规范其不良思想、行为。实际上,处罚属于一种强制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如果经常使用不仅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还会失去处罚管理的效果。为了避免因为处罚而产生不良的现象,班主任可以在处罚学生之后,找一个机会给予其适当的关心、转移其注意力,增强学生内心的平衡性。这样做的目的能够防止学生产生班级管理是不近人情的思想。另外,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此时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或者通过其他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在掌握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同时,班主任不能忽视班级中的后进生,给予其更多的关爱,鼓励班干部成立帮扶小组,协助自己开展管理工作,规避学生掉队的现象。基于此,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班干部的作用,并在班级中形成和谐的氛围,增强小学生的凝聚力。在这一背景下,可以为班级管理的后续工作提供便利,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具有朝气、活力的班集体。

8 结语

综上所述,“以爱为源、春风化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主要原则,必须全面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在这一基础上,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彰显了其主体地位。同时,由于创新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便于班主任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小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虎.浅谈如何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9(14):175.

[2] 徐焕兰.跟时代步伐 育时代新人——谈农村小学的班级有效管理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75-76.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自我管理班级管理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