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紫陶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与传承

2019-09-10 19:56杨艳玲吴杰牛成维张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8期
关键词:协调手工艺

杨艳玲 吴杰 牛成维 张珺

摘要:紫陶的传统制作技艺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利益的刺激下,产生了许多问题。无论是机械制品或是现代科技与手工的相互配合,都会对纯手工市场产生影响,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注重继承发扬传统技艺,协调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以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词:手工艺;现代生产;协调

一、紫陶的传统制作技艺

紫陶产自云南省建水县,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其生产工艺可粗分为八个步骤,既制泥、拉坯、绘制、刻坯、填泥、修坯、烧制、打磨。从上述的工艺分析,这些步骤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泥料的处理,二是对泥料的加工。

(一)泥料的处理

泥料选取的五色陶土采自建水县城北郊,可分为红、黄、白、青、紫五种,不同的比例影响着成品的效果。从陶土成为陶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晒干的泥料去除杂质再粉碎成细末,按照配比进行浆洗,重复多次后再制成生泥,将生泥再封闭状态下进行醒泥,醒好的泥料处理后加上搅拌揉捏成为陶泥。这些步骤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又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每一个步骤涉及的时间与程度都考验着紫陶艺人对这门技艺的掌握。

(二)泥料的加工

泥料的加工中拉坯是最基础也最难掌握的技艺,将熟泥放于轮车上借力拉出器形的同时,还要注意造型和烧制时的收缩比。不同的器形就有不同的装饰创作,需要在湿坯状态下就完成墨稿的设计,阴刻阳填、断简残贴的装饰方法是建水紫陶的一大特色,不仅要注意整体的装饰刻画的深浅还要考虑到后续的填泥和烧制后的打磨。填泥使用陶土的天然颜色填出图案,在刻痕处多次填泥使填色与坯体紧密结合,装饰过程中也要保持坯体的湿润。装饰结束后开始修坯,修坯前要对坯体进行检查是否有气泡,再对填好的坯体进行打磨让填色与坯身保持平整光滑。

二、机械成品对紫陶传统制作技艺的冲击

(一)对紫陶传统手工市场的冲击

现代科技与经济互相推动发展,这对传统手工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现代生产技术的影响下,出现完全以机械制作的成品,这对手工艺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不少传统手工艺都已经产生了变化,失去了纯手工艺原有的韵味。机械成品省略了许多考究的工序,制作化繁为简,质量较轻较薄,刻板缺少神韵,但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能够充分供需,很大程度上抢占了传承市场。手工成品过程复杂考究,时间成本人工成本都比机械制品高,相比之下缺少竞争力。

(二)影响传统制作方法的传承

紫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复杂步骤繁多,被夸张的称为72工序。一件成品的制作,除了烧制大部分步骤都是依靠手工完成,从器型的设计到成型再到装饰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过程,再加上陶土本身可塑性较低和制作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导致烧制后的产品率较低,每一步都对最终的成品有很大的影响。很少有人能掌握完全的制作方法,所以在规模化的手工生产制作中,通常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分工负责不同步骤的制作。

相比起现代机械制品使用模具进行倒模,机械雕刻印花等,传统的制作方法在效率和成本上都缺乏优势,虽然机械做出的器型造型呆板统一,质量远不如手工成品,但是制作简单效率高,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生产方法的传承产生了冲击,使得传统的制作方法不得不开始创新发展。

三、紫陶传承制作技艺的发展与传承途径

(一)积极创新和推广,增加紫陶传统手工市场活力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紫陶手工技艺应该为提高自身的发展而增加市场活力,才能做到同等良性竞争。进行市场调查明确定位,找到手工艺紫陶成品的销售对象,进行宣传推广准确把握市场。在紫陶产业的推广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要通过创新发展不断进行扩张,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活力。这不仅仅是针对紫陶产业,也是很多手工艺品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

(二)以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制作方法的发展与传承

如何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并且达到最高效的合作,这已经在现代的生产中得到了最好的答案。纯手工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手工制作的过程加入现代科技的辅助可达到省时高效。例如,利用拉坯机代替传统轱辘,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拉坯的难度。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在发展的同時进行传统技艺的传承。科技的智能在达到省时省力的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了手工艺的发展。

(三)与现代设计结合,不断创新

紫陶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该积极谋求发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研究出紫陶造型的多元发展方向,在保留传统装饰手法的同时丰富设计,创新器型器具的用途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将突出显现紫陶的艺术特色,也让紫陶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吸收新鲜思想是紫陶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孔明. 云南建水紫陶的“工”与“艺”[J].红河学院学报,2012(5):112-115.

[2] 李梦慈,王坤茜,廖和媛,熊家兰.浅析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传承的可行性[J].戏剧之家,2018(9):133-134.

猜你喜欢
协调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