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实践策略

2019-09-10 22:25杨斌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个性化小学体育

杨斌宏

摘 要: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得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活力、创造力哥想象力,并让小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的优良习惯。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满足了当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小学体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个性化的教学更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个性化;实践;策略探究

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以主动的方式,用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去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是让孩子被动的去适应自己很难融入的教育教学。这种教育方式,极大的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特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体育作为小学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发展学生运动能力,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1.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个性化教学作为一些现代教育思潮,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成为广大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思想。这种观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

2.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践现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學生的具体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让学生在体育项目中都有所提高,实现对学生的多样化教育。不过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个性化的教育发展。

2.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开展课堂教育的重要负责人,通过对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认为小学体育教育只需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甚至认为这需要学生长大后才进行,不愿意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个性化改革。

2.2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没有严格的评价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个性化教育没有严格的评价方法,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各种体育项目的认识不够清楚,而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使得个性化教育不能够有效的实施,影响了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高效进行。

3.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3.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指导,都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让学生将各种体育知识内容进行背诵和记忆,然后就是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按照教学的规范动作学习,但这种方法过于简单和死板,缺乏创新性,只会使得体育课堂机械化发展。

因此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教学,可以实施小组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自由分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一些新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基础体育锻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寻找运动项目,比如学生选择足球、排除、篮球等,也可以选择长跑、短跑或者其他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化体育教学的进行。

3.2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和锻炼,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良好的体育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自身的个性,觉醒自身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体育项目进行详细的制作,将短跑,中长跑,立定跳远,跳高,跳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演示,然后教导学生各种相应技巧,鼓励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从而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进行分析选择,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项目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3.3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健全个性评价制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发展,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然后对学生的体育运动结果进行评价,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这样一方面可以真正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运动,促进体育运动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在个性化运动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的运动水准,方便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4.个性化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1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模式下,通常是教师把具体的教学内容灌输式的讲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出示范动作,学生跟着老师的师范,首先是模仿,接着外个人进行练习。这种教师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动作进行规范性的学习,导致形成一种机械的学习模式。课堂缺乏创新,学生缺乏活力。整个课堂非常的沉闷。相反,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组学习,把学习兴趣相似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得热情得到提高,对体育课的积极性耶得以提高。

4.2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学生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事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作为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正是学生的差异,并且要利用好这些差距,帮助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尊重不同学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其实际发展状况的教学内容。

结语

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是符合教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中心未知,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个性化小学是教学发展正确方向,如何让体育个性化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还需要正确的策略作为指导,以及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新文.浅谈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09-210.

[2] 李锦梅.淺谈小学体育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9(05):138-139.

[3] 裴小庆.探析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220.

[4] 郭可雷.“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104-112.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个性化小学体育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