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王生本的阅读教学课堂小结有效方式探究

2019-09-10 07:22祝俞蕾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有效方式以生为本

祝俞蕾

摘要:文章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小结由教师包办、一带而过等现象,开展了针对性的策略研究。着眼于生本,围绕“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小结中展开学习过程”的主体观点,提出了问题式课堂小结、讨论式课堂小结和练习式课堂小结三种有效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三种方式的操作方法、设计理念、具体成效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以生为本;阅读教学;课堂小结;有效方式

基于生本的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终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思辨内化、迁移应用的教学环节。其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归纳与反思,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技能的层次结构。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观课过程中的案例,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经验,探寻课堂小结的有效方式。

一、问题式课堂小结,促使学生回顾与梳理

笔者看到过一个比较生动的比喻,将学生的思维模型比作“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是我们可以进行书面或口头交流的可传讯思维,而作为支撑的,在海面下的部分,是价值判断一类的模糊思维。在海面下的部分是“冰山”的基座,它由一些符号和一些有一定明晰度的意象组成,这些符号和意象经过再生组合才成为一定的逻辑结构。课堂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再生组合这些符号和意象的时间。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审视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剥豆》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矛盾的心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深深的母爱。(1)默读课文,找出妈妈剥豆时都想了什么?她的动作有哪些变化?用横线划出来。(2)交流句子,集中出示。(3)圈出动作变化,运用“……是因为……”句式说说动作变化的原因。(4)逐句品读:是什么让母亲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怎样的爱?(5)齐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用齐读课文的方式进行小结,显然是不够的。笔者修改教学设计,在逐句品读的基础上,从内容人手,设计一个总结性的问题作为课堂小结。在这个环节齐读结束后,笔者追问:(1)观察这些句子,你能用一个词形容母亲此时的心情吗?(2)综合这些句子,你理解母亲的这种心情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整合前面四个句子品读时的感受。前面的学习所获在此时经过回顾、分析、整理、组合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

二、讨论式课堂小结,促使学生思辨与内化

教师可以搭建讨论的支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结中来,通过课堂小结联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妙不可言的位置》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清第三自然段的表达顺序,在学生清楚了每句话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将归纳、总结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安排了以下的讨论环节。(1)小组讨论。同学们,看着大屏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中的七句话,哪几句的意思是相近的,可以归纳到一起?(2)学生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交流展示。(4)小结整理,出示填空。

在执教教师的课堂中,课堂小结不再是教师包办的总结性语言,而是学生参与讨论并获得方法规律的学习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归类,整理出第三自然段的表达顺序。而讨论式课堂小结的设计,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积极的讨论展示不同的意见,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练习式课堂小结.促使学生迁移与升华

在阅读课堂结尾设计一个练笔,或能对语言进行迁移运用,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或能对方法技能进行内化提升,促进学生对方法技能的进一步掌握;或能对情感体验进行再深化表达,让自己的语言和新的情感体验得到融合。这样的练笔,读写融合,学生沉浸其中,是最理想的课堂小结。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红树林》这篇课文时,其设计的练习式课堂小结让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学实录如下。

师:现在老师也请你来写一写赏析。划出一句你喜欢的句子,抓住词语,展开想象,不要忘记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生自主写赏析,教师巡视指导。写好后,挑选两名学生的赏析进行展示评价。

师:大家能否根据我们学到的写赏析的方法,来评价这两名学生的賞析写得怎么样?三种方法全都运用的能够得到三颗星。

师生交流评价。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小结中经历了写赏析、评赏析、改赏析的过程,写赏析的方法在实践与评价中不断得到强化。课堂小结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但会写赏析,而且还知道了怎样才能写好赏析。同时,在开展互评赏析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课堂小结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它就应该具备其他教学环节的共性——以生为本,学生在其中要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本身具备的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性,更决定了它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自己小结,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甚至还会有新的认识和方法出现在学生的总结中,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韩金洲,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J].人民教育,2016(23).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盛群力,走近五星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有效方式以生为本
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社区教育研究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