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操作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施华燕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施华燕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活化数学思维,习得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实践操作;培养策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对于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实践操作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探究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便于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数学思维。

一、准备操作任务,让数学思维走向发散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地通过实践操作习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认真钻研数学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操作方案,有效促使学生参与数学深度学习。教师要充分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从中挖掘或创设实践操作任务,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动作操作,运用身边的材料分别做一个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运用发散思维思考,同时通过操作的方法去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初步感知圆柱和圆锥的异同,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顺利制作好圆柱和圆锥,学生还必须发挥想象,如怎样把圆锥的底圆和侧面拼接起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散、聚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关注操作过程,让数学思维富有逻辑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感知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数学情境中的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思维过程,让数学思维更具逻辑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知识传授为操作感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有逻辑地思维,深化对分数计算规律的认识。又如,在计算“1/8+3/8=?”时,教师让学生先画一个圆,然后把圆 平均分成八份,把其中的一份和三份相加,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分数加法的结果是如何得来的。学生在脑海中自然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并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经过这样的思维认知过程,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和计算能力在自主探究中会得到有效提升,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操作体验,让數学思维更具创新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思考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在初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许会有创新的想法,可以有效促进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深化。例如,在教学“圆:确定起跑线”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个跑道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和比较,探究发现跑道图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用常规的方法画出跑道图;而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跑道图的特点,用两条直线和一个圆就绘制成了跑道图。因为他们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了跑道图的构成特点——两个弯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跑道图的周长就等于这个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线段的长度。这个发现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因此他们对跑道特点的认识就更加深入。这种实践操作催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然后,他们在探究跑道内圈和外圈长度是否相同时,因为之前有了对跑道特点的认知,所以顺利地发现了外圆的周长大于内圆,即跑道的外圈长于内圈。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催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在不断探究与应用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四、课后巩固应用,让数学思维趋于综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新授课结束后,教师要布置有效的拓展性实践操作任务,鼓励学生灵活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巩固与应用数学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粉刷围墙”后,教师布置一个实践操作的“延学单”——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班级教室的墙壁面积,设计科学的粉刷墙壁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学生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出相对合理的实施方案,并能合作计算出教室墙壁的面积。在课后实践操作任务中,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并强化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既内化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在脑海中建构了数学知识点的系统网络图。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在比较、分析、归纳中,发展与提升了数学思维品质,有效巩固并应用了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知识从抽象走向具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让数学思维趋于综合,提高了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丹青,觅方圆之道重实践之举:例谈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J].基础教育课程,2017(8).

[2]娄群姣,新课标下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1).

[3]殷小虎,小学中低年段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6).

[4]杨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14).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