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健康 中国才能健康

2019-09-18 12:33刘也良张同怡
中国卫生 2019年8期

文丨本刊记者 刘也良 实习记者 张同怡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京举行“健康中国·我行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行动主题为健康中国·我行动,以促进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启动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但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们还面临新的健康挑战。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30 多个部门,针对主要健康影响因素、重点人群健康和主要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文件,统筹实施干预。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组织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坚持人民为中心,注重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疾病,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健康中国行动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统筹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组织15项重大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不仅从政府和部门角度提出政策措施,还对社会和公众提出合理的健康建议,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同步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从建立健全组织框架、加强监测评估、做好考核工作3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健康中国行动高效、有序推进落实。

链接1:“路线图”和“施工图”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

健康中国行动的基本原则是: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衔接,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

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健康中国行动包括124 项主要指标。

国家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15 项专项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分三类:第一类,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的6 项行动。它们分别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第二类,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的4 项行动,分别是: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第三类,防控重大疾病的5 项行动,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动。

链接2:以考核促实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

《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依托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统筹推进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推进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分管领导同志担任,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委员会下设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具体政策措施,提出年度任务建议并按照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做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宣传解读。

《方案》明确,要加强监测评估。监测评估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的实施进度进行年度监测。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形成总体监测评估报告,经推进委员会同意后上报国务院,适时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方案》强调,要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指标框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链接3:健康中国行动大咖说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民以食为天,合理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一些人群中还比较普遍。中国营养学会倡议,居民要合理膳食、食饮有节,减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从合理饮食做起,筑牢个人健康的基石。”

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食盐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重要物质,但过量食用反而会危害健康。中盐集团代表全国盐业企业,向全社会郑重倡议,科学健康用盐,维护自身健康,开展减盐公益行动计划,免费发放限量盐勺,研发推广健康低钠盐,开展公益宣传活动。”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俗话说,一晚高质量睡眠胜过千金良药,当前,我国居民的睡眠障碍及其带来的身心疾病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倡议全国城乡居民学会科学合理睡眠,保障健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规律作息,积极调适心理,及时主动就医。”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是维护身体健康一种积极、有效、经济的方式,但我国居民健身锻炼普及率和水平还比较低。国家体育总局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各类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努力打造“举步可就”的“15分钟健身圈”。其中,广播体操是最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社会风尚。”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责任书。下一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将建立评议考核制度,对各省级人民政府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于第二年3月底公布考核结果。”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发挥母亲在促进家庭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全国妇联决定结合“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健康中国——母亲行动”,学习健康知识,号召母亲当好家庭健康的指导员,注重合理膳食,号召母亲做家庭健康的管理员,养成健康习惯,号召母亲当好家庭健康的监督员。”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北京市下一步将着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等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健全健康北京行动推进机制,制订完善健康北京行动计划,抓紧研究细化具体工作措施,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强化法治、科技、人才、信息等重要支撑,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多渠道、全方位广泛传播权威科学的健康知识,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

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河南将结合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把健康中原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加强妇女儿童、中小学生、职业病重点人群、老年人健康保障。强化重大疾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使居民健康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出台监测评估和考核办法,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领域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集中攻关,建成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夯实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四川省副省长王一宏:“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对群众健康的影响。结合四川自然、民族、文化等因素,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活动,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健身休闲运动,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强力实施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加强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建立完善动态管理的因病致贫返贫数据库,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投入,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