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2019-09-24 11:10冯美娜杜远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匹兹堡失眠症精神疾病

冯美娜 杜远敏 李 进

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015

睡眠占据1/3的时间,是维持健康重要的生理过程,而临床上失眠症是常见病之一,因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等影响正常的生理需求,导致白天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为主要特征,影响人类健康。失眠治疗主要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心理、认知行为治疗等)[1-4]。多数患者担忧失眠药潜在的不良反应,在接受心理治疗时依从性又差[5-13],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更易于让患者接受。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低频TMS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2016-08-2018-01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0~75(56±3.5)岁。入选标准:(1)失眠症状≥3次/周,持续≥2个月;(2)年龄≥18岁;(3)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癫痫发作史、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2)有酒、药物依赖及精神活性药物滥用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

1.2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表评价,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部位左侧前额叶,设定频率1 mHz,刺激强度1.0 T,1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HAMD 睡眠障碍因子(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 及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

2 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睡眠障碍因子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睡眠障碍因子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均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TMS是利用时变磁场在大脑皮质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改变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以此来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过程。20世纪90年代,TOFTS证明TMS通过磁场的快速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诱导循环电流,并优先刺激与线圈在同一平行面上的神经元[14-15]。TMS在大脑中产生的电场取决于许多物理和生物参数,如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模式、磁脉冲波形、在大脑中引起的电流线的方向、线圈的方向和形状以及可兴奋的神经元件[3,16-19]。将固定频率(1~100 Hz)和适宜强度的磁刺激连续作用于某一脑区,即称之为rTMS。改变局部大脑皮质兴奋性是磁刺激的独特作用,其刺激强度及频率越高,对大脑皮质功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同频率rTMS对大脑皮质功能的影响也不同,高频rTMS(≥5 Hz)可易化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而低频rTMS(

目前部分动物及临床实验探索了重复低频TMS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研究显示将低频脉冲磁场发生装置耦合入猫脑内,发现诱导性质的磁刺激具有显著促入眠作用。研究发现,失眠患者的心理生理基础状况、全身代谢率、神经内分泌及神经电生理存在多重复杂改变[53]。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和睡眠障碍因子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比较

rTMS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失眠的临床试验国内、国外也有相关报道,均证实rTMS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4-56]。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等HAMD评分、睡眠障碍因子和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睡眠较前改善,同时15例患者在接受rTMS治疗过程中无不适反应,接受程度高,证实了rTMS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匹兹堡失眠症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医疗产业与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的转型之路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
匹兹堡堪称美国“绰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