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献礼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特征
——以五大省级卫视播出的“改革开放献礼剧”为例

2019-10-08 07:23王晓彤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家庭时代

王晓彤,王 纲

(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18年第四季度,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都以不同的节目形式和电视剧来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下就以北京、东方、江苏、浙江、湖南五大省级卫视在2018年10月至12月播出的11部(如表1所示)“改革开放献礼剧”为例,探讨此类题材的类型特点、人物形象和主题表达。

表1 五大卫视播出的改革开放献礼题材电视剧总览表(2018.10-12)

1 以商业类型为主的多元化表达

有学者曾指出:“不少电影都有经典电影的模式,有类型化的追求,有较高的审美标准,昭示着主旋律电影有着广阔的艺术空间。”[1]实际上,献礼电视剧也如献礼电影一般,遵循了一定的类型化追求。由于此类题材主要讲述当代故事,因此在这11部“献礼片”中,以表现当代生活的家庭伦理剧、情感剧和偶像剧三种类型居多。不难发现,这三种类型也是受众面最为广泛、发展相对成熟的剧型。观众基于较为频繁的观看经验,已对这些剧型的叙事套路有所熟悉,进而能够较快地融入故事。

“所谓家庭伦理剧,就是以家庭为表现对象,以社会和时代为故事背景,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透过一个或一组家庭中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事件,探讨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裂变与升华,在还原个体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艺术地映射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迁。”[2]《正阳门下小女人》是这一批献礼剧中有着较高收视表现的家庭伦理剧,该剧以主人公徐慧真及其家庭的故事为主要线索,将视角对准了小酒馆从20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到改革开放后几十年间的变迁。剧中除了讲述徐慧真在不同时代的创业经营事迹,全剧贯穿了徐慧真与前夫、丈夫、子女、亲家等人的恩怨情仇,创业史与家族伦理冲突交织在了一起。徐慧真自强自立,无论是婚姻选择、事业发展还是家庭关系,都极具自主意识,使得观众能够迅速建立起对女主角的心理认同。同时,该剧还带有浓郁的“京味”特色,无论是片头曲的曲调,演员的台词、面貌,还是片中颇为考究的布景、道具等细节,都体现出了“京味”题材电视剧的一贯风格,对熟悉北京文化的观众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幸福一家人》翻拍自韩剧《家人之间别这样》,围绕房家三姐弟与父亲的故事展开,展现了现代人对于事业、亲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突出了金钱、阶级与亲情之间的矛盾,并得到想象式的解决。《外滩钟声》以上海梧桐里杜家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之后普通人家的琐碎生活以及杜家孩子们的成长轨迹。《那座城这家人》则将视角投向唐山大地震后一家人艰难的家庭重建,传递出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家庭在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重建家园的信心与凝聚力,进而象征着整个国家与民族40年来顽强奋斗的生活信念。作为国产剧中长盛不衰的经典剧型,家庭伦理剧提供了较为稳定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时代的变迁也比较容易融入到家庭叙事的范围中。

作为一个概念范围较广的重要类型,现实主义的叙事基调和主题呈现是现实情感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分别是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的代表,在讲述不同人物冲破旧制度、开启新时代的勇气的同时,也将一部分篇幅用于展现宋运辉、宋运萍、雷东宝等人的情感纠葛上,引发观众对过去时代的集体回忆。同样能够引起这种回忆的还有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你迟到的许多年》。在这部剧中,主人公转业军人沐建峰与女主角莫莉在不同的时期多次相遇并产生感情,在经历各自人生的重重波折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以现实为基调,将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浓缩至主要人物的命运与情感之中,严肃的社会历史话题与个人情感表达相互渗透,使观众在体会剧中角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时代造成的影响。

这一批献礼剧中还有2部剧具有偶像剧的色彩。《你和我的倾城时光》根据知名作家丁墨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都市白领林浅与温达集团总裁厉致诚的情感之路,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经典玛丽苏叙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带有乐观、向上情绪的创业元素。《创业时代》在关注科技创业、职场斗争的同时也展开了多条线索的情感冲突。2部电视剧的主演赵丽颖、杨颖、黄轩均为近年来人气较高的偶像演员,《倾城时光》聚焦的时装行业与《创业时代》聚焦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行业,均为城市中产阶级较为熟悉的职业领域,制作团队塑造出了强烈的“都市感”“时尚感”,对中青年观众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这11部电视剧的叙事特征可以发现,“改革开放”精神主题与市场流行的电视剧类型并行不悖,从不同角度展现了40年来人民群众在追寻幸福生活、实现个人理想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 人物个性塑造展现价值取向

在这11部电视剧中,绝大多数都将主要角色塑造成一位“创业者”。这种设定绝不是偶然和巧合,在较为成熟的类型剧中融入改革开放的叙事元素,也必然要求对主人公的形象在导向层面上加以刻画。正如创业本身需要一个人拥有多方面的品质,电视剧由于其主题定位和表达倾向的不同,也塑造出了一批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创业者形象。

在一些电视剧中,创作者凸显了“诚信”原则对于创业的重要性。《正阳门下小女人》中,创作者突出了女主角徐慧真较真、明理又讲诚信的人物形象。无论在哪个时代,徐慧真都谨守诚信原则,并在管理中显现出极强的现代经营意识。50年代初,她接下了经营小酒馆的生意,从不在酒中掺水,不坑人不骗人,记住小酒馆所有客户的喜好与性格,服务中以客为本,渐渐地为小酒馆积累了人气。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她找准小酒馆的市场定位,不断出谋划策,几次将被公方经理经营失败的酒馆进行改制,最终重获盈利。她不断响应国家号召,思想开明活络,具备进步思想和创新意识。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创作者凸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破除了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女性家庭成员变成家庭与事业的主导者。徐慧真既是掌控全局独当一面的女企业家,也是善解人意明事理的妻子与母亲,能够妥善地处理好企业与家庭内部的关系。

另一些电视剧则重视描绘主人公的理想主义精神。《创业时代》塑造了一个善于发现、充满想法的科技创业者的形象。软件工程师郭鑫年在偶然中找到了灵感,决心发明一款新的手机即时通讯应用,在创业的过程中屡遭坎坷并最终收获成功。对高新技术的大胆创新和对市场前沿的敏锐捕捉,一直以来都是改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剧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国内知名通讯企业的真实创业故事,使得该剧极具时代精神与现代气质。《江河水》是这些剧集中仅有的反腐涉案题材剧。主人公江河原为公安局局长,转任港务局局长后利用他原先警察职业的敏锐观察力,逐渐破获了一起隐藏至深的走私大案,破除了港务系统长期存在的内部问题,带领东江港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大江大河》将主人公宋运辉塑造成一位极具改革精神、敢于向束缚企业发展的旧势力进行挑战的“改革者”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的四十年》以电视行业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展现了主人公冯都从小痴迷电视,长大之后为了追寻“电视梦”而销售电视机、做电视节目,最终在电视行业饱尝了酸甜苦辣,实现了人生理想的奋斗历程。

这一批献礼剧的人物塑造,从政府官员、国企干部到个体商户、科技达人,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形象代表着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不同背景、起点和阶层的人们都可能拥有创业精神,并能实现事业上的成功。创业致富的理想为观众提供释放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与“中国梦”的内涵不谋而合。

3 历史与时代的多样化表述

在这11部电视剧中,除了《幸福一家人》《江河水》《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创业时代》等基本上以当代生活作为故事背景外,其他剧集均存在较长的时间跨度。《正阳门下小女人》的故事开始于1955年,《外滩钟声》开始于“文革”时期,《那座城这家人》开始于唐山大地震前夕即1976年夏季,《大江大河》等剧集的叙事时间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尽管不同的电视剧对时代的表现大体相似,但由于其叙事侧重点的不同,观众依然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不同时代展现出的微妙态度。

《大江大河》中,主人公宋运辉为了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公然”在镇革委会大院里反复背诵中央文件和《人民日报》文章,给敷衍塞责、不愿上报的李主任施加压力。《你迟到的许多年》中,师部对偷看莫莉洗澡的嫌疑人的调查牵涉了无辜的战士董向前,间接导致了董向前因公殉职。在这2部电视剧中,对“文革”后及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表述是较为压抑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缺乏法治精神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立刻得到纠正和消除,而是在故事发生的局部环境中继续存在着内部矛盾。这恰恰说明了对旧思想、旧制度的革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破束缚、开创新局的进程也绝非一帆风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人民群众主体有了充分参与之后,改革开放的精神才能够渗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正阳门下小女人》。这部电视剧的时间跨度更长,花了不少篇幅讲述了50年代公私合营时的一些社会状况。在形势前景不明、众多商户纷纷观望之时,主人公徐慧真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听从党的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由于公方代表范金有片面理解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产生了很多问题,而徐慧真总是能够以她的经验和素质化解难题,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大显身手。这部剧中对时代的描绘总体而言是较为轻松的,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对社会制度、气氛的展现和讨论,而将矛盾限定在品德优良、素质出众的徐慧真与自私小气、卑鄙低劣的范金有的私人恩怨上。剧中小酒馆所代表的市井文化也呈现出了朴素的价值观念。“北京胡同人喜欢侃大山,但在酒馆绝对是正能量,胡同里发生的事儿,丑的、歪的、斜的都立不住是为什么,因为群众心里(像)明镜(似)的。”[3]故事的结局以徐慧真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她不仅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培养成了企业接班人,实现了家族企业的“后继有人”。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电视媒体迅猛发展的40年。《我们的四十年》以电视业的发展来寻找观众的共同回忆,剧中反复出现的街坊邻居一起看电视的场景,对80年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现场的逼真还原,以及倒卖电视机、电视剧制作等过程,使人们跳脱出看电视本身,而进入到电视媒介自我指涉的场域之中。冯都、肖战、西城等人由电视展开的创业之路更像是一场青春梦想的冒险,几位“80年代的年轻人”在这40年中随波逐流,创业公司不断产生危机,理想、爱情破灭之后重新找回初心,重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电视媒体从80年代初充满活力到如今呈现疲态,与故事的主人公们从朝气蓬勃到逐渐变老,两者之间形成了巧妙的呼应。该剧故事的结尾,冯都与肖战来到西城的墓地并回忆与她的第一次见面,最后说道:“我们现在又迎接着新的时代开始。”这一情节暗示着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已经过去,未来的历史又将展开崭新的一页。

4 结语

“献礼剧”的制作结合了上层意志与市场参与,其最终目的是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充分融合起来,形成相对统一的主流认同。这一批电视剧中有不少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传播效果,也有部分电视剧在美学形态上不够理想,艺术创作的水准上有待提高。这需要电视剧从业者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把握市场倾向和美学规范,同时深入细致地领会导向精神,以争取创造出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家庭时代
家庭“煮”夫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恋练有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