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浸润与转移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诊断价值

2019-10-15 02:43王晓丹章万乐都继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原发灶预测值内膜

王晓丹,章万乐,都继成

(1.温州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浙江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ET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代谢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子宫内膜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2-3]。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宫腔积液、宫腔积脓、异常的阴道排液,随着疾病进展,肿瘤对输尿管产生压迫,会引起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尿毒症等继发性症状,晚期患者出现恶病质、贫血等全身衰竭症状[4]。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及以上,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缩短了患者术后生存期。因此,借助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病灶浸润和转移情况进行了解,以给予针对性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式[5]。18F-FDG PET/CT影像检查能够将CT解剖形态影像和PET功能代谢影像结合,且由于肿瘤组织细胞的代谢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细胞,借助糖代谢显像剂18F-FDG将机体内葡萄糖利用情况反映出来,以对病灶进行较好的观察。本研究就18F-FDG PET/CT影像在原发性子宫内膜患者浸润与转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4例确诊及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7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51.39±7.33)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的患者;②经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③无脾脏、肝脏和胰腺病变的患者;④无放疗或化疗治疗史的患者;⑤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因各种原因中途失访或图像质量差的患者;②合并急慢性疾病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18F-FDG PET/CT检查。

1.2.1器材

Biography mCTx128扫描仪(生产厂家:德国Siemens)和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生产厂家:美国GE Healthcare)。显像剂为18F-FDG,由Tacerlab F-XF-N化学合成模块(生产厂家:美国GE Healthcare)和PET trace回旋加速器(生产厂家:美国GE Healthcare)自动合成,放化纯度>95%。

1.2.2显像

患者采取仰卧位,激光定位灯定位后,由颅底至股骨上段行扫描,必要时加扫下肢。Biography mCTx128扫描仪的电流为自动毫安,电压为120kV,螺距为0.55,层厚为3mm,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1.0s,采用3D采集PET发射,2min/床位,采集6~8个床位。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的电流为160mA,电压为140kV,螺距为0.75,层厚为5mm,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0.8s,采用2D采集PET发射,3min/床位,采集6~8个床位。

1.2.3图像重建及融合

CT重建采用标准重建法,PET图像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重建,将图像传送至Syngo MMWP工作中(CT图像)和Xeleris(PET工作站),行帧对帧图像对位融合显示。

1.2.4图像分析

由2名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勾画病灶代谢浓聚区域,获得SUVmax,二者意见一致时遵从共同诊断结果,意见不同时寻找第3位医师诊断,少数服从多数。①原发灶阳性标准:子宫内出现高代谢病灶,经除子宫肌层病灶和宫颈内生理性浓聚后考虑为子宫内膜癌;②淋巴结转移阳性标准:SUVmax无明显升高,CT图像淋巴结短径超过1cm或者淋巴结分布区域SUVmax高于周围正常组织,CT图像相应位置显示淋巴结;③其他阳性标准:原发灶意外其他组织或器官出现代谢增高灶,排除典型炎性反应早和生理性摄取。

1.3观察指标

比较原发灶不同病理情况SUVmax水平,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情况,并分析18F-FDG PET/CT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18F-FDG PET/CT影像对原发灶的诊断

原发灶不同病理情况SUVmax比较,结果发现恶性肿瘤SUVmax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肿瘤≥4cm者SUVmax显著高于肿瘤<4cm者(P<0.05),肌层侵犯≥1/2者SUVmax显著高于肌层侵犯<1/2(t=2.793,P<0.05),SUVmax随着病理分级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而宫颈基质是否累及、FIGO分期、病理类型之间SUV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 18F-FDG PET/CT影像对原发灶的诊断

2.2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

17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32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共切除1 188枚淋巴结,由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结果显示其诊断灵敏度为85.71%(72/84)、特异度为98.18%(1 084/1 104)、准确性为97.30%(1 156/1 188)、阴性预测值为98.90%(1 084/1 096)、阳性预测值为78.26%(72/92),见表2、表3。

表2 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n)

表3 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价值

2.3 18F-FDG PET/CT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

17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病理证实70例出现远处转移,18F-FDG PET/CT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90.00%(63/70)、特异度为91.17%(93/102)、准确性为90.69%(156/172)、阴性预测值为93.00%(93/100)、阳性预测值为87.50%(63/72),见表4、表5。

表4 18F-FDG PET/CT与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n)

表5 18F-FDG PET/CT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

3讨论

3.1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诊断

子宫内膜癌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其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6]。临床中对于内膜癌的分期主要采用手术-病理分期(2009年),因而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MRI和阴道二维超声,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检查在显示形态学变化和解剖细节等方面均有所长。PET是在生理条件下采用正电子标记的模拟生理代谢物的放射性药物追踪人体活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功能代谢影像的一种技术,最常用的显像剂为18F-FDG,半衰期为110min。多数肿瘤细胞糖代谢能力较强,葡萄糖与FDG竞争性进入细胞内,磷酸化后停留在肿瘤细胞内,因而肿瘤细胞中积存较多放射性物质[8]。因此18F-FDG PET/CT在显示病灶形态学结构和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较佳的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对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中,以期能为后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3.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浸润与转移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诊断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原发灶不同病理情况SUVmax比较,结果发现恶性肿瘤SUVmax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肿瘤≥4cm者SUVmax显著高于肿瘤<4cm者、肌层侵犯≥1/2者SUVmax显著高于肌层侵犯<1/2、SUVmax随着病理分级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而宫颈基质是否累及、FIGO分期、病理类型之间SUV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8F-FDG是具有同位素标记的D-葡萄糖类物质,能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部,经已糖激酶作用磷酸化为6-磷酸-18F-FDG,其与天然6-磷酸-葡萄糖分子结构存在差异,因而无法被转化为6-磷酸氟代果糖参加代谢反应。但细胞液中的磷酸酶能够将6-磷酸-18F-FDG转化为FDG,然后经细胞膜内表面Glut介导转运至细胞外,但由于多数组织中磷酸酶含量不高,因而FDG转化和离开细胞的速率较低,多数6-磷酸-18F-FDG滞留在细胞内部,肿瘤细胞糖酵解增多,细胞内积聚大量18F-FDG,其发射的正电子经探测器捕获而显像,图像中显示出放射性浓聚影,因此18F-FDG PET/CT显像能够通过SUVmax水平较好的显示出肿瘤大小、肌层侵犯、病理分期等情况。此外,本文17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32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共切除1 188枚淋巴结,由淋巴结数量分析18F-FDG PET/CT影像诊断,结果显示其诊断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8.18%、准确性为97.30%、阴性预测值为98.90%、阳性预测值为78.26%。这一结果提示我们18F-FDG PET/CT显像对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数量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显示[9]。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途径,其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有密切相关性,临床中可给予高风险患者彻底根治手术和淋巴结清除,给予低风险患者针对性治疗而避免过度治疗。17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病理证实70例出现远处转移,18F-FDG PET/CT影像对转移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1.17%、准确性为90.69%、阴性预测值为93.00%、阳性预测值为87.50%,提示我们可依据18F-FDG PET/CT影像结果为患者制定适当的手术方式,以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18F-FDG PET/CT影像能清晰显示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情况,且对于远处转移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和预测值,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原发灶预测值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