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心理应激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10-21 07:15赵月红陆亚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评量依从性护理人员

赵月红, 陆亚芳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江苏 高邮, 225600)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已经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诊治中[1], 其具有低创伤、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由于该技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对操作要求较为精细,一旦操作或护理失误极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疼痛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2]。由于部分患者对该手术了解程度不高,不愿意配合手术或护理工作,因此影响了治疗效果。所谓认知行为理论是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来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达到消除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的目的。本研究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手术治疗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ERCP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干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晓同意书。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1±3.5)岁,胆管结石、胰头癌、胆道肿瘤、胆管炎患者分别为12、8、11、9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18例,患者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5±3.4)岁,胆管结石、胰头癌、胆道肿瘤、胆管炎患者分别为11、10、10、9例。2组患者均符合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适应证,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2组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入院宣教、术前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秉持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造影导管,并注入造影剂后排出气泡。插管成功后,回抽造影剂逆行造影,并采用X镜检查胰胆管。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基本生命指标,给予氧气吸入,做好鼻胆管引流的护理,并及时治疗和处理并发症[3-4]。

观察组开展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拉近护患距离,确立良好医患关系。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详细告知患者发病原因以及危害性,向患者讲述开展ERCP治疗的意义,告知患者ERCP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向患者讲解认知行为干预的原理、作用、目的等。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专科护士为副组长的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对ERCP知识了解情况,利用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语言和行为示范,宣讲ERCP有关知识,包括诊断和治疗目的、方法、术中注意事项等,同时讲解成功病例,从而消除患者疑虑心理,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树立良好自信心以配合治疗护理[5-6]。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密切交流,建立良好友谊,相互信任。术前引导患者做放松训练,进而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保持稳定心态,术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护,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操作的同时,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心理安慰。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鼻胆管的护理,血、尿淀粉酶的监测,饮食宣教,健康宣教及活动指导,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调动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支持,组织患者家属和患者一起学习,并成立认知行为小组,鼓励患者讲述自己的认知行为,与其他患者共同交流经验,并告知患者遵循医嘱的重要性。通过行为干预、行为调节、行为矫正等方式与患者交流沟通后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纠正其错误认知行为,促使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模式,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行为评估治疗依从性。SAS、SDS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护理前, 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后, 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患者38例,对照组为30例。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28±2.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3±1.56)分(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分

SAS: 焦虑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来ERCP逐渐成为胰腺胆道疾病诊断、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创伤性少、伤害小、疼痛低,而且能够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患者痛苦[9-10]。但与其他外科手术相比较,该手术方式操作复杂,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此外, ERCP患者对ERCP术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错误,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导致部分患者配合度不高,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延长患者康复时间[11]。因此,对ERCP患者加强围术期认知行为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完成,而且能改善术后预后效果[12]。

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通过认知来达到改变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知识宣传,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并知晓ERCP治疗目的、注意事项,促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ERCP治疗前进行认知、情绪、行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内心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树立治疗信心,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13]。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促使患者恢复自我角色意识,帮助患者提高自身防御功能,并消除其内心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同时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4-15]。

实施护理前, 2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实施护理干预后, 2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对行ERCP患者而言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评量依从性护理人员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