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槟榔芋山区高优栽培与发展初探

2019-10-21 04:53蓝家喜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种芋福鼎槟榔

蓝家喜

福鼎槟榔芋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魁芋类良种,体大形美、松酥浓香、风味独特,富含淀粉、蛋白质、粗纤维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且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以食用地下球茎为主,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高淀粉、低脂肪、保健型农产品。

一、福鼎槟榔芋现有种植区情况及开拓新区的目的

在我市,槟榔芋种植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由于长期没有进行土壤改良,致使植地土壤酸化与次生盐渍性劣化严重,不仅使芋根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而且伴随着土壤PH值下降,导致土壤中有毒物质增加而毒害芋根。同时,生产上单一施用化肥,造成槟榔芋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生长受阻,品质下降。部分芋田甚至出现多的连作现象,促成了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积蓄,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芋田病害卓年加重与连续危害。鉴于上述情况,我市福鼎槟榔芋在海拔200米以下可种植面积己逐年缩小,品质下降、产量徘徊不前,发展面积受到极大的制约。

为确保名优特产――福鼎檳榔芋立于不败之地,必需开拓福鼎槟榔芋新种植区域,并根椐新区气候、土壤等情况,结合福鼎槟榔芋生长特性,进行探索研究,探讨新种植区最佳栽培技术方案,促进新种植区产品达到并力争超过福鼎槟榔芋原有种植区的单产、品质与风味,从而拓宽福鼎槟榔芋种植区域,扩大种植面积,也为贫困山区产业扶贫增加渠道。

为此,2017年梁世登、陈群毅等人首次在中高山区的磻溪镇炉屯村建立福鼎槟榔芋中高山区生产基地,探讨海拔300-400米种植区的品质、风味与单产。

二、炉屯基地基本情况与主要技术措施

1、福鼎槟榔芋炉屯基地基本情况

(1)基地基本情况

磻溪镇炉屯村福鼎槟榔芋基地属中高山区基地,是2017年首次引进种植。基地分布在下井片40亩、洋当片60亩、洋头片30亩、南洋片30亩,计160亩。四片种植基地的海拔均在310~380米之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种植基地前种植水稻、地瓜、马铃薯、萝卜等蔬菜。

(2)基地土壤及养分含量情况

基地土壤大部分为砂质壤土,少部分为灰黄泥砂土。从我市农业局土壤测试结果查得:该基地土壤PH(酸碱度)在4.9~5.1之间;碱解氮中等、少部分缺乏;有效磷基本缺乏,少部分中等;速效钾缺乏;有机质基本丰富,少量中等。

综上所述,磻溪镇炉屯村福鼎槟榔芋基地的土质、水分、前作等条件基本适宜种植福鼎槟榔芋,而土壤偏酸、养分不足部分可通过人工措施改进,也能满足福鼎槟榔芋生长需求。然而,该基地属中高海拔地区,春、冬季低温是制约福鼎槟榔芋生长的主要因素,也是该基地种植福鼎槟榔芋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3)炉屯基地对福鼎槟榔芋生长的利弊关系与补救措施:为了提高新种植区的成功率,我们根据炉屯基地基本情况与福鼎槟榔芋生长特性的利弊关系,分述如下。

(4)基地温度条件的利弊关系

①福鼎槟榔芋生长期温度要求。

福鼎槟榔芋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整个生育期约210天;≥10℃年活动积温5000℃~6000℃;芋发根最低温度≥12℃;≥14℃开始发芽;芋叶生长要求≥20℃;叶片生长最适温度23~30℃;结芋期球茎在28~32℃时发育良好,且要求短日照。

②基地温度情况与福鼎槟榔芋生长的利弊关系。

A、炉屯基地≥10℃年活动积温约4900~5200℃,是福鼎槟榔芋生长所需的年活动积温偏差地区,生产上要采取提前种植,提早发根,延迟采收等方法,延长种植时间,补充年活动积温的不足。

B、3月是种芋下地定植发根时间,基地气温为10~11℃,此时如不采取提温、保温措施,会推迟槟榔芋早期发根时间而影响后期生长。

C、4月中旬~5月为芋发棵期,基地气温在15.3℃~19.2℃略低于芋叶片生长的最佳温度,也会造成生长速度偏慢。

D、6~7月为芋叶生长旺盛期,气温为23.0℃~26.7℃,是福鼎槟榔芋生长最佳温度范围。

E、结芋期在6月下旬~9月下旬,气温在23℃~35℃,也是福鼎槟榔芋养分积累最佳温度。这是中高山区种植福鼎槟榔芋优势之处。

F、11月后气温开始下降到15℃左右,芋生长减速,但在晴天中午,气温仍可达到20℃以上,芋株可继续进行养分积累,增加产量;

G、12月后气温急剧下降至0℃左右,叶片迅速凋萎,地下母芋与子芋易受冻,必需采取盖土保温措施。

从芋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与炉屯基地气温的对照情况看:早春气温偏低,种植后发根推迟,发棵期生长偏慢;芋叶生长旺盛期与结芋期,气温适宜,有利于芋叶生长与养分积累,提高产量;12月后气温急剧下降,不利于母芋与种芋的原地贮存与留种。

基地土壤偏酸严重,与福鼎槟榔芋生长所要求的PH6~6.5相差太多,必须进行土壤降酸改良,才能达到土壤养分充分吸收利用的效果。

2、基地土层总体偏薄,约在15~20厘米,制约了母芋纵身生长的条件与提高单产的效果。可采用深沟高畦或宽沟窄畦种植,增加芋畦土层厚度。

3、土壤有机质虽然丰富,但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碱解氮等尚不足,且有效磷与速效钾严重缺乏。须采取改良土壤、配方施肥等方法,提高可利用肥效。

4、基地原有水田一大部分为低洼水田,加之冬季水田未提前排水,2月中旬犁地时芋田积水难排,也致使3月下旬整畦时土壤结块,4月上旬种植时芋穴湿度太大,造成芋苗早期发根困难,生长受阻。因此,次年准备改种福鼎槟榔芋的水田,必须在春节前排水翻犁,冬季晒白,以利于芋根早期生长。

5、原多年旱作地的地下害虫偏多,早期危害芋根与芋茎生长,必须结合早期芋田追施水肥时,添加杀虫剂消灭地下害虫。

三、2017年基地栽培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目的

针对基地存在的问题,结合福鼎槟榔芋生长特性与要求,我们对基地中高山区福鼎槟榔芋采取的技术措施与原理是:

1、增施石灰、改良土壤

生石灰是调节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基地在犁地、整畦前,亩撒施生石灰100公斤,达到改良土壤、降低土壤酸度。同时也起到土壤消毒、增加土壤有效钙含量,促进土壤中有机养分分解、提高槟榔芋品质等目的。

2、注重种芋选择

种芋带病是新种植区病原菌的主要来源。基地采用定植前筛选种芋,去除带病、劣质种芋,且种芋采取边挖边种的方法,使种芋内部养分与含水量充足,提高了种植成活率。

3、增施钙镁磷肥、促进早期新根与幼苗生长

在低温与不良气候条件下,增施磷肥,可有效地促进发根与幼苗生长,且在酸性土壤中施用钙镁磷肥,能加速磷肥的分解,提高肥效,延长磷的有效期。基地槟榔芋在种芋种植前接合施基肥,亩撒施钙镁磷100公斤,提高芋田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芋早期生长,同时也起到进一步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

4、地膜覆盖、土壤增温

根据冬季地温高于地表温度,离地表越深,地温越高的原理。基地在种芋定植后,采用黑色地膜覆盖芋畦,并用泥土密封地膜四周,一则保住地下上升的土温,二则黑色地膜在阳光下吸热更快、更强,加速了地温的上升,解决了早春低温芋根生长不良的矛盾。5月初,当芋叶接触到地膜时,要割膜露叶,割膜露叶后必须将剪口处的地膜用泥土压严,防止土温散发与杂草纵生。

5、及时消灭地下害虫

基地前作有40%长期种植地瓜、马铃薯、萝卜等旱地作物,5月气温上升,芋田尚未全面浇灌水,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地蛆等也开始危害芋株的根茎部,造成破损,加速了芋疫病等病害入侵。我们利用早期追施水肥时,添加杀虫剂浇根的方法,达到了一次解决的效果。

6、配方施肥、提高抗性

福鼎槟榔芋整个生长期要求N:P:K比例为1:0.6:1.2。我们根据福鼎槟榔芋各生长期对养分需求,安排基地配方施肥,其中:定植前为促发新根,增施钙镁磷。发棵期为扩大叶面积,增施碳胺。此后进入漫长的结芋与养分转化成熟期,则需要N、K配合,且基地土壤缺钾严重,我们选用迪斯科化工集团股分有限公司生产的N:P:K为16:5:23的硫酸钾增效复合肥为主要肥料,满足了福鼎槟榔芋生长期对养分需求,达到基地芋株良好生长,提高芋株抗性的目的。

7、薄肥勤施、延长结芋期

为确保芋中后期生长的养分供给,延长结芋期,我们选用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施大壮N:P:K为18:9:18的高N高K复合肥,满足芋中后期对N与K的需求,延长成熟叶片生长时间,增加养分积累,提高单产与品质。

8、综合防治病虫害

福鼎槟榔芋主要害虫是斜纹夜蛾,对斜纹夜蛾等害虫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在芋田中相隔6米距离插一瓶“性诱剂”诱杀成虫,效果极好。

福鼎槟榔芋主要病害是:芋疫病、芋炭疽病、芋软腐病等,对芋各种病害,均在首次株发病5%时,及时连续防治二次,把病害消灭在苗头上。

9、母芋与种芋就地保存

为保持母芋的新鲜度与种芋成活率,减少损失,基地采取就地贮存的方法,母芋边挖出售,子芋原地保鲜留种,备为明年之用。然而基地12月后气温急剧下降,留在地里未收成的母芋与子芋必须就地保温,我们采用就地挖土覆盖母芋与子芋上部主茎,并保持芋田土壤含水量在65%~75%之间,以确保地下母芋与种芋不受冻害。

四、炉屯基地福鼎槟榔芋项目验收与不足之处

1、炉屯基地福鼎槟榔芋验收情况

11月23日福鼎市扶贫开发协会、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前往磻溪镇炉屯村福鼎槟榔芋基地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从基地上中下三片随机抽取母芋36株,计94.7公斤,扣除泥土等杂质6.5%,再扣除其他因素20%,平均单株重1.99公斤,亩种1100株,计亩产量2189公斤。

基地验收母芋大部分为长圆形,母芋顶部略小,中部大,含水量约70%。经煮熟品尝,松酥度、芋香、风味等尚佳。

基地验收时,芋株仍有2~3张中、小芋叶,说明芋株养分尚未充分降解,母芋也未充分成熟,所以母芋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2、炉屯基地福鼎槟榔芋种植不足之处

(1)芋田前期准备不足

基地水田春后临时排水翻犁,造成芋田湿度太大,种芋定植时芋穴积水,严重地影响了種芋的发根与芋株早期叶片生长,叶片偏小,生长期推迟,致使母芋处观顶部略小,并影响到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2)定植时间偏迟

今年基地福鼎槟榔芋于清明前定植,早期芋根发育不良,芋株4月下旬长出2片小叶,5月才开始较旺生长,至使出现结芋期叶面积尚偏少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3)种植偏密

基地亩种1100株,到芋株生长旺期芋叶相互碰撞,加重了病害的发生,且母芋生长大小不匀。

五、中高山区发展福鼎槟榔芋的优、劣势与建议

1、中高山区发展福鼎槟榔芋的优、劣势

(1)中高山区发展福鼎槟榔芋的不利因素。

从我市地理、气候情况来看,海拔400~600米的高山新区种植福鼎槟榔芋的不利因素是:

年活动积温偏少、促使芋生长期拉长。

(2)早春低温影响,芋早期生长偏慢,生产上要注重搞好早春的保温与促根措施。

(3)11、12月气温下降迅速,对母芋与种芋原地保鲜不利。

2、中高山区发展福鼎槟榔芋的有利因素。

(1)高山区大部分为新种植区,土壤中槟榔芋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相对丰富,有利于福鼎槟榔芋生长。

(2)新种植区芋病虫基数低,病虫害也相对偏少。

(3)6~9月上、中旬是福鼎槟榔芋生产关键的结芋期,其中7~8月低海拔地区气温往往高达37~38℃,影响了芋养分的积累,也促使芋叶早衰。而中高山区这段时间气温基本维持在30~34℃,大大有利于福鼎槟榔芋的养分积累,提高产量。

总之,在中高山区发展福鼎槟榔芋,只要注意改进耕作措施,解决早春低温等问题,是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

3、中高山区引种福鼎槟榔芋栽培措施的建议

为了提高在中高山区种植福鼎槟榔芋的单产、品质与效益,现借鉴总结炉屯基地生产经验,提出如下应对的主要栽培措施:

(1)据目前试验种植情况看,福鼎槟榔芋在我市可在海拔600米以下种植,其中以海拔200~400米成功率较高。

(2)在中高山区引种福鼎槟榔芋应尽量选择热量条件较好的向阳坡、西南向开口的小气候区,以提高气温,增加日照条件。

(3)准备明年种植福鼎槟榔芋的田块,春节前水田必须先排水,深耕翻犁,冬季充分晒白,分化土壤。

(4)整畦前全园撒施生石灰,改良土壤。

(5)严格从无病母株中选择无病子芋做种,尽量减少芋病带到新种植区。

(6)施足基肥,并增施钙镁磷,利于芋根早期生长。

(7)提早种植,建议在3月上、中旬种植,争取芋株先发根,后出叶,以利芋株早期生长。且提前种植、促进提早发根,在气温上升时,积累充足的养分供叶片生长,达到结芋期有较多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

(8)使用黑色地膜覆盖芋畦,提高土温,促根早发。

(9)前作为旱地改种的芋田,要结合芋田早期施水肥,添加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10)科学配方施肥:早期以氮为主,中期氮、磷、钾配合;后期以氮、钾为主的科学施肥法。

(11)薄肥勤施,延长成熟叶片生长时间,达到延长结芋期,提高单产。

(12)病虫害防治:虫害以生物防治为主,从芋田消毒、选择无病种芋,配方施肥、科学水管、清理芋田、提高芋株抗性等入手,在株发病率5%时,连续防治二次,把病害消灭在苗头。

以上是2017年梁世登、陈群毅等人首次在磻溪镇炉屯村建立福鼎槟榔芋中高山区生产基地的探索总结,该基地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才能更好地为我市山区贫困户引种福鼎槟榔芋提供较佳的实施方案。

(作者单位:355212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种芋福鼎槟榔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有利有害的槟榔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梦回槟榔园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